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在各种推送中开启。在这个追求高效的今天,人们的时间碎片都渴望被多条任务线并行利用。
信息爆炸与时间碎片的载体之一就是——手机。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刻也是在看手机。通勤中、吃饭中、休息中,甚至上厕所都得拿着手机不能荒度了蹲坑时光。
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一天结束,当我发现自己怎么又花了很多时间刷手机的时候,我意识到手机已经控制了我的生活。
怎么办?难道要允许手机成为我们生活的主人吗!接下来,和你分享一个「渴望找回专注力的我与手机斗智斗勇」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01 第一阶段:借助外界力量
思想家苏格拉·凹栗芙说:没有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
既然阻挡不了信息更新的步伐,那就阻挡信息传播的媒介。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
1. 卸载所有让自己刷不停的APP。
2. 把手机放到需要起身走几步的地方,或是不容易碰到的地方。
3. 设定屏幕/APP使用时间。
总之就是借助外界力量,强制消除可能让人上瘾的因素。
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奏效一段时间,但是没过多久的我就把卸载的APP又装回来。然后报复式的把之前错过的消息刷了一遍,接着一轮自我反省又把APP卸了。
这个过程反反复复,一直重现「大型真香现场」。
这种方式特别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我的自制力怎么这么糟糕?我怎么这么容易分心?我是不是找不回我的专注力了?
02 第二阶段:训练自我察觉意识
其实,分心是很正常的现象,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你想想看啊,古时候的人们外出打猎,如果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过于专注某个点,就有可能忽略周围潜伏的危险而失去生命。所以,人们才会非常敏感身边的风吹草动。
但是现在,不断更新的新闻和推送的消息,让人们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的动态,生怕遗漏什么重要的东西。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难以静下心来进行深入长期的思考。
有人说,注意力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金钱呢,可以创造;时间呢,一直往前走你也控制不了;而只有注意力,是完全可以由你自己决定的。你也许决定不了上班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你可以决定,是否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上。
找回专注力的本质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专注在当下这件事情上。
而控制注意力的关键就是,能觉察到自己的注意力用在哪里、最容易被什么分散。当你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已经拥有「自我察觉意识」了。
我后来也在想,为什么那些新闻那些推送总能吸引人注意力?因为这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力量呀!你看到的一篇新闻,背后可能是一个团队调研的结果,你浏览的某件商品,背后也是经历了多次迭代才出现在你眼前。
所以呀,我们被吸引也是很正常的。一个人的力量哪里抵抗得了一个团队的力量。
冥想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注意力的方式。
它的本质并不是坐在一个地方空想,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分散的那个时刻」。在专注自己呼吸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地走神,想到一会要吃什么,还有什么工作没做完,一会要给家人打个电话,这个月要添置什么新东西等等。
当你意识到自己走神的时候,就再把注意力拉回来,放到当下的呼吸上。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专注的时间,以及对注意力分散的敏感度。
03 第三阶段:找到要解决的问题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心流」这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投入忘我的状态。也就是古人说的「废寝忘食」。当心流模式开启的时候,人们可以忘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在事情完成之后有一种幸福感。
回想一下,你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专注?
1.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2. 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
生活/工作中碰到喜欢的事情可能不会有很多,但是要说问题的话,那真的是每天都有很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问题等着我们解决。在《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中提到一个观点:成年人的学习不需要培养兴趣,应该用任务驱动。
想想看我们到目前为止,掌握的很多技能并不都是基于兴趣,更多的,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个任务。
当我们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这一小段时间要解决什么问题时,就很容易保持专注甚至是进入心流状态,而当任务结束之后,我们不光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还额外的得到一次专注力的训练。
你看,解决掉一个问题带来的高光时刻,不比漫无目的刷手机的体验更棒吗!
最后
之前看过一本书提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享受无聊。说的是,即使是无聊的时光,也可以好好去体验这个时刻。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间是不停往前走的,你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可复制的,无论它是精彩也好枯燥也好,都是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时间,那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它呢?
最后分享一句本周很喜欢的话,送给看到这里的你:
Around the galaxy, there are no brighter star than you!
在这片浩瀚宇宙中,没有比你更闪耀的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