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人都是逐利的,基本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暂时放下那些高尚的、无私的装饰,来思考一下这个假设,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这里说的利益是广义的,不仅指财富,还应该包含地位、名誉等等所有我们追求的东西。
人生在世,无非是获得一个自我认同,实现的途径又分两种,一种是向内求的,一种是向外求的。
向内求的人,自己闷头做事,几乎不给外界制造麻烦,可以忽略不谈。比如前几年感动中国有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为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守墓,这种沉默的坚持终于感动了全国。当然这不是老人追求的目标,他的需求在常年坚持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得到满足。
向外求的人因为要不断的跟他人互动,这就引出来了很多问题,事实上这几乎是所有矛盾的根源。
大到国家民族甚至全世界,小到邻里之间、家庭内部,如何借他人之力实现自己的追求,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通过造福他人的手段来成就自己,另一种是通过伤害他人的手段来成就自己。
比如孔孟老庄、唐宗宋祖、焦裕禄、孔繁森、马云、任正非,有的流芳千古,有的荣华富贵,这些都是正面的例子,通过造福一方或者造福天下来实现自我。
负面的例子也有很多。商纣王、希特勒,这是大名鼎鼎的负面典型。小一点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坑蒙拐骗、偷盗抢劫。这些都是通过损害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上面这两类例子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人和坏人,我们都知道要亲近好人,远离坏人,或者干脆直接把坏人干掉。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比较复杂。
我们日常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我们熟悉的人造成的,我们爱他们,但是他们又给我们制造很多困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针锋相对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爱他们。我觉得负责任的做法是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类似的言行,有没有以爱之名给别人造成困扰。这类情况往往很难被觉察,这也成了我们修行路上一个巨大的障碍。
最近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巧取豪夺”。这本来是一个负面的词,但是如果把这个词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巧取”“豪夺”,你细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