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着急回老家过年,匆忙之中抓了一本林语堂写的《武则天传》,这本书是和《苏东坡传》一起购买的,平时忙忙碌碌的,搁了好久都没有时间看。这一次春节,结结实实被封印在家里 ,终于有时间把这本书看完。怎么说呢,真的是大失所望。林语堂先生治史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太多掺杂了个人的喜好,往往失之偏颇。这一缺点在《武则天传》这本书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武则天传》以唐邠王李守礼的口吻,讲述祖母武则天的一生。李守礼的父亲李贤是武则天的亲儿子,被封为皇太子,后来在血腥的宫廷斗争被母亲囚禁起来,二十九岁就逼令自杀。
林语堂以邠王苦大仇深的语气,被害者的心态控诉自己的祖母。全书对武则天几乎全盘否定,从这本书大致可以推出这么一个人物形象。
武则天不是个贤惠的妻子,没有李治,武则天只会在感业寺孤独终老,正因为李治,她才可能重返宫廷,但是武则天一步步地架空丈夫,篡夺大唐的社稷。
武则天不是个仁慈的母亲,她的八个儿子,一个早死,她自己害死了五个,另外两个幽禁了十二年
武则天不是个友悌的姐妹,她的兄弟有嫌隙的被流放,有威胁的死于非命。
武则天不是个及格的佛弟子。佛法没能使她慈悲为怀,只成为她巩固权力的工具。她编造伪经,昭告天下自己乃天女、菩萨转世。
在林语堂眼中,武则天是一个窃国大盗,是“中国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能感觉到林语堂对她的刻骨痛恨。正如他序言所写的,他要像狄仁杰、福尔摩斯,把武则天的上位之路、犯罪手段抽丝剥茧,最终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武则天对初唐的贡献,开科举重用寒门学子、把隋唐佛教推向巅峰、间接促进初唐文学...全书几乎只字不提。
林语堂为什么如此讨厌武则天,也许是因为武则天和他理想中的女性完全是背道而驰吧,林语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男子主义者,他喜欢的女性是《京华烟云》里的姚木兰,出生名门,知书达理,待人宽容,虽然接受了新式教育,骨子里却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传统女性。而武则天与姚木兰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武则天是个时而隐忍、时而刚烈的女性,用腹黑二字不足以囊括她。为了登上权力的巅峰,她可以不择手段,扫清前路的绊脚石。大权在握之后,她锱铢必较,对以前与她有过节的人,有仇报仇。为了"成功",为了在男人的世界杀出一片天,武则天放弃了许多女性特质。林语堂是最传统的中国男性,而武则天以一位女性的身份和自己的名义,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这是对男权社会彻底的颠覆与僭越,这样一个女人活得发光发热,锋芒毕露,林语堂难免恨得咬牙切齿,以笔为刀,大加鞭挞了。
而我记忆里的武则天,只记得两个小小的细节,一个是她拿着骆宾王写《讨武曌檄》,连连赞叹,“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 宰相之过也!”可见其胸襟广阔。
还有一个小插曲,带着迤逦的色彩,当年武则天在感业寺写了一首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柳亭诗话》记载:
李白写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夫人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后“爽然若失”。连一向自负傲娇的诗仙都被这首情诗打动,何况感性的文艺青年李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