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奕含为什么自杀

林奕含为什么自杀

作者: 张三的诗 | 来源:发表于2022-05-11 17:33 被阅读0次

    天使来过人间

    01 她为什么自杀

    或者说她为什么要那个时候自杀,是我一直都没想明白的问题。

    通常意义下,人选择自杀往往是在进退维谷无法选择的时候,而2017年的林奕含可以说处在人生的“巅峰”。

    从世俗意义上讲,她虽然有那样悲惨不堪的经历,但她幸运的遇上了真心爱她、接受她的男人,并在2016年结了婚。

    对于一个挚爱文字的人,她于2017年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可谓名利双收。

    她在书中坦荡、勇敢地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并得到亲友及读者的理解与支持。

    2017年4月19日,小说出版两个月之后,她接受了一次专访,冷静而克制地讲述了她的心路历程,虽然情绪偶有失控,但逻辑清晰,谈吐淡然,讲到创作时她的眼里还会闪闪发光。但在专访后的第八天,她却自杀身亡。

    除了读者,恐怕她的家人都没有想到。

    她曾于十八、十九、二十岁时自杀过三次,但都被抢救回来了,这一次当是疏忽了,谁也没想到,在大家都认为她“走出来”了的时候,她竟最终踏上了绝路。

    02 自我的三个层级

    武志红老师将“自我”分为三个层级:动力层级的自我、意志层级的自我、抽象意义的自我。

    当人处于动力层级的自我时,他是脆弱、执著的,他的行动力量来自于心中的动力,这份动力得以实现“自我”就存在,若得不到实现“自我”就会死亡。

    对于他们而言,世上没有大事小事,所有事都非常严重。

    而处于意志层级的自我时,他的动力会抽象为“意志”,意志有了轻重缓急之分,但他仍然是偏执的,会把意志的消亡等同于自我的死亡。

    最后是抽象意义的自我,把动力与意志都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如果它们没有实现也只是自我一部分的死亡。抽象意义的自我是跨越肉身生命的更恒久的存在,它更坚韧、更灵活。

    03 意志层级的自我

    对于林奕含而言,我认为她是典型的意志层级的自我。

    她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我是个非常迷信语言的人。”

    她对文字的信仰早已远远超过了热爱的程度,她提及诗、提及早在人们把《诗经》解读成政治诗之前的情诗,她说,“一个人说出诗的时候他应该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志的、有情的,他应该是思无邪的。”

    这是她在整个故事中最痛恨的一点。

    狼师对她的奸污、她所承受的肉体与心灵的伤害,与一个满口文学的人对真善美的背叛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一个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么能背叛这浩浩汤汤五千年的语境。”在采访中她这样质问。

    同时她又接连追问:“艺术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

    又抑或者:“会不会艺术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

    接着,她举了奈波尔(才疏学浅的我从没听说过这个人)的例子,说她不能相信创造了那样完美寓言体作品的作家会是一个打老婆的人。

    这充分地体现了林奕含的脆弱,她因纯粹而脆弱。

    她上述的问题十分极端,却很容易回答——

    艺术从来都是政客的利刃,是粉饰太平的工具,是道貌岸然的遮羞布。

    即使如此,它依然有真诚的部分。

    像世上的芸芸众生,都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阳光下的光鲜和不为人知的阴暗。

    而林奕含简单的将艺术等同于她的意志,又把她的意志等同于她的生命——艺术一旦巧言令色起来,她再不能相信万事万物。

    《三体》开篇物理学家集体自杀的原因是“物理学不存在了”,而林奕含自杀的原因是在她心中“文学不存在了”。

    这是信仰的崩塌。

    即使她出了书,并且赢得了广泛关注,但于她而言那是“屈辱的书写”是“不优雅的书写”。

    她最后说:“她(小说中的刘怡婷)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


    看了很多关于这本书和林奕含本人的评论,大多数人都将其归结到“性教育的缺失”、“女孩的自我保护”等,但当我看了林奕含的专访,我才觉得我们对她的认识太片面、太肤浅了。

    她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坚强,她走出了“被强暴”的阴影,也勇敢地和抑郁症斗争,并且努力地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但她不够坚韧,她的思想体系太干净、太纯粹。过刚易折,所以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从这一点来讲,她是个真正艺术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奕含为什么自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id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