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那些年,被我们忽略的张良

那些年,被我们忽略的张良

作者: 暮雨笛声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00:19 被阅读0次

          说起白衣谋士,谈笑间便是大局在心中,你会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三国时期的大军师––诸葛亮。确实,《三国演义》把诸葛亮近乎神话的形象,让诸葛亮这个人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简直是一出场背景音乐都要变的人,有这样一个可以嗨爆全场的人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回忆里永垂不朽,那些个白衣儒生可能直接就被你忽略掉了。但是我想跟你讲讲谋圣张良。

      你让我没钱没权,我让你过不安生

        张良出身贵族世家,家里两辈都是韩国宰相,这可是出生就含金汤勺的名门公子,结果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韩国开始腐化了,苟延残喘的韩国最终灭亡了,国没了,家没了,更别说钱和权了,这大概就是好日子没多久就"回到解放前"了。少年人毕竟血气方刚,凭着一腔愤怒就打算去刺杀秦始皇了。但秦始皇哪是你想杀就杀的,人家都被刺杀出经验了,你想凭车辆品阶刺杀我,我就全用一样的,自然,张良最终无果,成为了全国的通缉犯,为了逃避名气过大,他就悄悄跑去隐居了。隐居的张良没有退场,没多久,他又重新开始活动了,当然,他的初衷没有变,就是要推翻秦朝。

          是金子早晚会被刨出来的

        某一天,张良在桥上碰见一位老人,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被一个陌生老者被迫去桥下捡鞋,还要帮他穿上,虽有不满与不情愿,但在生活百般的磨难下,也磨平了一些冲动和年少轻狂,这才造就了未来的张良。老者与他相约,三次考验最终传授给他一本兵书,这才引导他走向那个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初汉三杰之一。

          张良的第二次转折大概就是在兵荒马乱中遇见了刘邦,大概就像那种心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一见如故,张良果断决定开始跟随刘邦,从此便开始过上了高待遇的脑力劳动生活,准备开始掀动历史的新篇章。

        某个白衣谋士要开始他的表演了

            面对刘邦的灭秦心切,他提出只要把握住宛城,多少秦兵都是小意思啦,果然其他几城也纷纷望风而降。对待峣关大量秦兵,和唯恐项羽先入秦宫的刘邦,他说,守将是个市侩小二,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行的话,就再多一点。自然守将温顺的投降并想要和刘邦成为一个商业伙伴,张良认为这只是这个守将想跳槽,下面的人不一定愿意一起跳,所以果断决定先下杀手为强,历经一路奔波,终于在项羽来之前的一点点时间踏进关中的大门。这满眼的金碧辉煌差一点就让刘邦深陷其中,流连忘返了,这时张良立刻开始对刘邦的"心灵拷问",让刘邦一下醒过来,意识到差一点自己就要步秦之前尘了,赶紧抚恤百姓,民为国之本嘛。这百姓越来越开心,想让刘邦当皇帝了,这有人就不开心了。

            项羽一听这刘邦要当皇帝了,立马不忿了,不行,我不同意,你过来,看我玩死你。刘邦一听,立马怂了,赶紧问张良这咋办啊,我皇帝我还没当上呢啊,不能死啊。张良便让他先服软,在利用项羽的"妇人之仁",成功让刘邦虎口脱险了,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鸿门宴了。

            没杀成刘邦的项羽很生气,决定违背以前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还封了诸侯,还把刘邦分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地方,他劝刘邦隐忍不发,与韩信联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后来趁项羽集中火力打田荣,攻陷了项羽的要塞––彭城。可是毕竟项羽实力更加雄厚,一些诸侯又大多是墙头草,大好前景又被打的仓皇而逃,这时的张良又于危难扶大厦之将倾,利用项羽内部的矛盾打击项羽的军事力量,又提出抚恤百姓和众官员,又拉住了韩信,才有了后来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就了刘邦的大业。

                  不知道见好就收的人不是聪明人

            看到刘邦分发的免死牌,张良就意识到,不管当年自己的有多么劳苦功高,刘邦心里还是不会对自己完全的放心,想想以前就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萧何血淋淋的例子在前面,在这勾心斗角担惊受怕哪有去修仙好,于是某人进宫见了刘邦请示道自己要去修仙了,请皇上不要再挂念自己了,就渐渐缄默在俗世凡尘里。就像司马迁说,张良这么聪明的人,相较于荣华富贵什么的,当然命最重要啦。

            "夫运筹筴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是刘邦对他的高度评价,他是传奇的一生,不仅来源于那几次重要的机缘,也在于他前期对自己的锤炼。我其实只是想讲一个故事,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人的故事,历史上那么多人有那么多浓墨重彩的画痕笔记,我想把我喜欢的一个人分享给你,告诉你属于他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被我们忽略的张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ih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