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惊蛰 雷天大壮

惊蛰 雷天大壮

作者: 易铭钰宝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09:04 被阅读0次
大壮卦

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阳气生发,在农业社会中代表农时的开启,如今也可当做一年行动计划、新生活新事业的开启。

惊蛰在每年的3月5日、6日或7日。“惊”即“惊醒”,“蛰”即“藏”。“惊蛰”指的就是春雷把藏起来冬眠的动物惊醒了。春雷是惊蛰时节最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古人在惊蛰这一天以各种形式祭拜雷公,祈求雷公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人们还根据惊蛰这天的天气,预测以后的天气,有“冷惊蛰,暖春分”和“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的说法。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时节,气温回暖,天气干燥。人很容易口干舌燥,而吃些梨可以润肺。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以保全年的好收成。

惊蛰三候

初候 桃始华

二候 仓庚鸣

三候 鹰化为鸠

初候 桃始华

气温回升,桃花开始开放。

二候 仓庚鸣

黄鹂(仓庚,即鸧鹒)开始啼叫求友。

三候 鹰化为鸠

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布谷鸟(鸠)开始鸣叫。古人便误以为鹰变成了鸠。

惊蛰时节往往伴随着“二月二,龙抬头。”古人通过观测天象来确定农时,“龙抬头”就是其中一种时节天象。初春时节二十八宿之一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就像“龙抬起头”。角宿是“龙”的犄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房宿是“龙”的身躯和爪子,心宿是“龙”的心脏,尾宿是“龙”的尾巴。

龙抬头意味着春耕的开始,“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龙抬头因此也成了一个节日,龙抬头节又叫春龙节、农事节、春耕节,等等。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者纷纷仿效:周朝甚至定为国策,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易经》的乾卦以龙为关键词,初爻爻辞为“潜龙勿用”;二爻爻辞则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我们由此可知,这一爻辞相当写实:在二月初,龙抬头一如在田野里,这个时候,到田野里耕种,容易与君王大人们相遇,这是有利的。

惊蛰时节放到我们人身上,就是要我们利用好阳气生发的能量,把冬天潜伏在身体的污浊废物,顺时排出体外,如此这般,新的能量才可以在体内生长。

这也应验了《黄帝内经》中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观田家

——唐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诗词大意:新生的花草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色泽更加艳丽。冬眠的动物们,在春雷声中渐渐苏醒,开始活动。从这天往后,农民们就没几日能休息了,因为要开始新一年的春耕了。

相关文章

  • 十二消息卦.大壮

    状卦~雷天大壮。对应惊蛰,春分。22~28岁。 震,通志,齐天之志,志比天高。有志向,才有力量。不是有力量,才有志...

  • 塔罗

    【大壮】 雷天大壮,一鼓作气,畅快淋漓。

  • 2020:学习“大壮”卦,运势会越来越好!

    ​大壮,下卦为乾,乾为天;上卦为震,震为雷。天上雷霆大作,万物生长,阳气壮盛,故名为“大壮”。 大壮卦是易经64卦...

  • 雷天大壮

    【第三十四卦 大壮·雷天大壮·震上乾下】 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 惊蛰·盼天雷

    春风送暖 日照百尺升烟 魂牵去 直奔柳青水绿桃粉雏(菊)黄 盼天雷 是夜入骨 活脱脱醒来再站起 翩飞

  • 易说就懂|读懂大壮卦,懂得自律

    易说就懂|读懂大壮卦,懂得自律 34雷天大壮䷡ 读懂大壮卦,懂得自律。 大壮,过于强壮,可能暴戾。 树大招风,是因...

  • 节气 | 惊蛰养生三关键:健脾、利湿、化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观田家诗》韦应物 惊 蛰 “惊蛰一声雷”,关于惊蛰的雷,...

  • 惊蛰~雷雷雷……

    真的太佩服猫儿的脑洞!给你一万个赞!看到雷字很敏感,就想到“锤神”了!哈哈ヾノ≧∀≦)o

  • 惊蛰

    惊蛰 惊蛰鸣雷催春耕,桃红梨白黄鹂欢。 春蚕结茧草青青,绿柳深院燕翩翩。 惊蛰 惊蛰鸣雷催春耕,桃红梨白黄鹂欢。 ...

  • 读默识编《周易集义》之雷天大壮

    大壮,利贞。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象曰:雷在天上,大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惊蛰 雷天大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il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