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钻荆棘丛探秘寺庙碑刻,几经辗转,找到真正的曹溪寺。徐霞客在曹溪寺,观赏了优昙树、看了圣泉,去安宁州城时,还见到西南最美丽之女郎。
(公元1638)十月二十七,早晨起床时很冷。昨晚徐霞客只录了一篇碑文,大殿左边的还没有录完。他吃了僧人准备的早餐,又去录碑文了。
在寺中读书的两名书生,因不能将这块碑文断句,就前来相问,徐霞客给他们讲解示范。这两名书生,一个姓孙,是安宁州人;一个姓党,是三泊县人。姓党的带他和顾仆去看优昙树。
大殿前东北角二门外的山坡上,优昙树种在已经修筑的墙版中,有三丈多高,一抱粗,叶子非常大,下面丛丛嫩枝旁逸斜出。徐霞客听说优昙的花期在六月伏天,花朵白中呈淡黄色,花瓣像荷花般大而长,香气十分浓烈,但是不结果实。徐霞客摘了几片树叶放在袋里。
他们和党生从僧厨北下坡,沿着山坳往北走,看到了圣泉。泉水从山坡上大树根下,往南流出。树前用石头砌成月池围住泉水,池方圆一丈多,积水深五六寸,泉水涂涂向东南坡流去。
他们来时正当上午,泉水的早潮已经过了,午潮还没有到。泉水正好处于收缩,然而水流不断,只是涨潮时涌出的水更大。党生说,洞中时时有两只蟾蜍出入,现在没有涨潮,所以看不见,这就是碑文中说的“金醒”、“神泉”之事了。月池南有座新建的亭子,匾额上写着“间潮亭”,是前任巡方使、关中人张凤翩给亭子作的记。
党生带着他们从圣泉西边上坡,往西北沿岭攀登,登上水月庵。水月庵面东北,位于葱山东北的山坳中。庵里清洁而幽静,这是一个姓王的乡绅修建的。庭院中有一潭水,边长一尺多,是建庵后挖地而成的出水潭。庵前有一个深池,不能蓄住泉水。
他们下到圣泉,回到曹溪寺北面的坡坳,党生和他们告别后回到曹溪寺,徐霞客和顾仆从岔路下山一里,来到昨天从村后上山的地方。
他从村后往南走半里,又往东看到螳螂川曲折向东流之处,石崖悬挂在半空中,凌空的高楼正对红日,那就是云涛洞。螳螂川水曲折往东流去,道路仍然沿着西岸山往南下,顺着其山坞向南转。
他们走了十三里路后,从北门进入安宁州城。徐霞客见到两名女郎,她们容貌之美丽,在西南地区所见的妇女中,没有能超过她们的。她们两股发辫垂在肩后,手里拿着绢做的团扇,她们身后跟着一名老年妇女,提着祭奠用的盒子、纸钱,大概是去郊外扫墓。这一带在十月初祭奠、扫墓。因家贫来不及月初的,拖到月终也不能免掉。
这一带的女童,编一股发辫垂在脑后。女郎和年纪大的男子编两股发辫垂在左右耳旁。女的仍然甩布包发髻,男的仍然把帽子戴在发辫上。如果是锣锣就辫一股发辫,顺着额头绕到脑后,像箍住头一样。未成年的男子,在后脑下部另挽一个螺形的小发髻,缀在背后。
他们进城走了一里半,在东关吃过饭后,出城继续赶路,当晚住在高视桥村。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