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听课之前,一直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因为相比来说,我家的两个孩子似乎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老大高二,从小上学没让我操多少心,虽然现在成绩不是多优秀,但他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重点高中的实验班,他也一直在努力地向前追赶。老二呢,虽然性格和老大截然不同,但喜欢读书,课堂上能够专注。当然,两个孩子也有各种的问题。
今天听了小青老师的课之后,发现我竟然是阻碍型的父母,甚至“爱指责抱怨、容易焦虑、爱发脾气、控制欲强”的特点我全部都有。再仔细地想一想,老大的不自信、老二现在的爱磨蹭其实都与我的坏脾气、坏情绪有关。老大小的时候,我年轻脾气暴躁,经常指责他,一有事情就抱怨,爱发脾气,因此导致他现在不自信,虽然在学习上也比较努力,但因为目标性不强,因此很明显的没有为自己的理想拼尽全力。老二呢,写作业一直磨蹭,拖拉,这与我的对他控制欲强有关。他的性格和哥哥不一样,可是我还想向哥哥小时候一样去控制他,他自然就要反抗,反抗的方式就是磨蹭。你让我写,我也坐在桌子前,可是不是喝水 ,就是去厕所,要不然就是手里再拿点东西,边玩边写。
小青老师说,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由父母的负面情绪引起的,父母的负面情绪是所有错误教育行为背后的根源。想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因此,在家长没有解决掉自己的负面情绪前,任何的教育方法都是无用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有了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而好的关系肯定需要平和的情绪。因此,要想有好的教育,还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就必须得先有好的情绪,这样才能从根源处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
仔细想一想,老大现在已经高二了,18岁之前我们真正相处的时间还有多少呢?老二现在三年级,还有9年的时间,可是除去上学的时间,想一想,真正留给我的教育实践时间所剩无几。因此,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迫在眉睫。
今天的课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和一位同事聊天时的内容,她的外甥考上了北大,一个小县城的孩子能够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北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聊天后我才知道,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优秀的父母,都有一个优秀的家庭。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现在孩子大二了,母子俩每天都要视频通话,有良好关系的家庭,孩子怎么会不优秀呢?
听了小青老师的课,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空有想法是不够的,还要有行动,希望跟着小青老师改变自己,唤醒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