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渊:什么是广谱阅读?

举例:儿童期与青春期的阅读差异
儿童期:以故事为主,故事是情节性的,语言并不那么重要。
青春期:故事变成了文学,文学除了情节外,形式上的特征也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在青春期以前,最好的阅读营养,是故事,而不是知识。
这是由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规律决定的。
学龄前:或者说具体运算阶段以前,绘本是儿童最重要的营养。
小学低段和中段:即具体运算阶段,文字故事占了优势。海量阅读更是用故事筑就的。
小学高段:自动化阅读完成,知识类的阅读就逐渐地登上了舞台。知识类阅读涉及到的领域非常的广阔,触及人类思想所及的所有领域,从天文地理到自然万物,到精神心理,因此就称为广谱阅读。
生命精确期的三类阅读
经典阅读:将会深刻地塑造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原型。
传记阅读:让儿童从真实的人物身上认出自己,从而有助于自我镜像的形成。
广谱阅读:儿童通过阅读,来接触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广谱阅读读什么?
人类社科类作品:历史的、政治的、地理的、文学的、哲学的、文化的、心理学的、思想方法的 等,这个领域和成人所接触的领域一样宽广。
科普类作品: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数学的、电子领域的、医学的等,包括了形形色色的交叉学科,以及不同的研究领域。
其他领域的作品“例如艺术史、军事领域、体育领域等等。
也许由于一本书,就会让一个儿童爱上一个领域。
广谱阅读的关键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与审辨式思维。
研究性学习是一系列学习动作的综合。包括提出问题、确定课程并判断课题价值的能力;对课题或主题展开有效研究的能力;搜索和梳理资源的能力;总结概括结论的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等等。
审辨式思维是一整套系列的思维方法,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用审问、慎思、明辨,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作出判断要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要善于提出问题,保持批判精神,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谓的元认知。
广谱阅读不是全科阅读。全科阅读是一个很不严谨甚至可以说是很外行的概念。一定要明白,阅读并非万能,阅读只是诸多学习方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差异,阅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