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答案之书》的词句是“不必耿耿于怀”。这句话用在今天可是太适用了,瞌睡时就有枕头。
早晨醒了一下,没马上立刻当时起床,心中一个念头闪过:我就躺一分钟,然后就穿越到了一个半小时以后。这回没有再睡着,当时立刻马上坐起来,拿起了手机,就象觅食的北极熊,从这一个APP跳到那一个APP,从塔利班到贾行家再到村上龙,心中一个念头闪过,我就看一分钟,然后又穿越到了一个半小时以后。
我不能让时间倒流,为此懊恼全无价值,我能控制的,只能是更高效地使用好今天剩下的时间。比如,抓紧时间专注地吃完早饭,然后专注地完成今天的日更内容。
这种时刻,在精神上放过自己,做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是的,不必耿耿于怀,耿耿于怀实际是在浪费更多的时间,同时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坏。
一个好习惯也不是一天能够形成的,不断看清并能够提醒自己在重复老路的时刻,就是在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的有效过程,直到有一 天忽然发现不用再提醒自己,新习惯就已经养成了。
培养自己对时间有觉察能力。
《说理》02/80
天下的事情,究竟是有些合乎道理抑或统统合乎道理?我们看到的很多道理就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VS识时务者为俊杰,怀近来远VS远交近攻……哪个听起来都似乎蛮有 道理,所以就要不断发问,去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真理。从一个道理问到另一个道理,谓之穷理。哲学,就是穷理。
有些道理合乎我们天生就懂,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对成年人的模仿形成了习惯,但是如果我们拿它来说个一二三,可能就说不出个所以然。这种知识陈嘉映称为“默会知识”。还有一些,比如世界有七大洲这一类的,称为“命题知识”(陈嘉映用的词是述明知识,因为他认为“命题知识”这个词包含着严谨性的默会意义)。
默会先于述明,这个道理很简单,你懂得的东西才有可能跟别人说清楚,才有可能判断别人有没有听懂你讲的东西。但事实是很多时候你懂得的东西却跟人讲不清,或者你觉得讲清了但是别人却听不懂或者理解有偏差,认知上的矛盾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越讲不清就越着急,一着急可能就打起来了。
哲学家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万物包含着道理,会用的是明白人,贤者,能说清楚的是哲学家,圣人。把道理说清楚的过程就是观念形成的过程,所以陈嘉映说,说出道理一定程度也就是“发明道理”。我的妈呀!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想表达的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啊?难怪说陈嘉映是“最接近于哲学家的人”呢!维特根斯坦云里雾里的《逻辑哲学论》难道就是讲述这个道理吗?对于听道理的人来说,只有听懂了,才能更好地运用,不然单纯靠自己的经验云摸索,怕是一辈子都耽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