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自己的心情很轻松,终于将孩子的作文集发给淘宝的商家制作了。
此前,自己在整理文集时,曾想过放弃。可能是因为自己看到文章的语句不是很通顺,也可能是因为文章的结构不是很严谨,改起来感觉有点头疼。也许是因为要给孩子的习作写序而犯愁吧。
一次,当我在图书馆中看到孩子们之前的文集时,自己既佩服,又感到惭愧,同事们、家长们是那么用心在给孩子们制作文集,而自己却因为一点小困难而打算放弃,着实不应该。
仔细看,并不是所有的文集都有序。有的用一首小诗作为序,有的只是简单地介绍文集中的内容,并未占太多的篇幅。关键还是孩子的作品。其实,不论是看图写话,小练笔,抑或是习作,都是很宝贵的财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回过头去看自己曾经写下的内容,即使再稚嫩,也是很好的回忆,也显得弥足珍贵。
过几日,孩子将会收到作品集,相信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时,肯定从心底里涌起一种自豪感。
回想去年读书节时,当收到要整理孩子文集时,忍不住开始吐槽,才二年级的孩子哪有什么作品呢?匆忙间整理了十篇左右的作文交给了广告公司,可是当自己收到文集,看到别人的文集时自己很是尴尬。不仅与自己文集同名的很多,而且也模版也都一模一样。那一刻,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太过于敷衍。
今年,再做文集时,虽有犹豫,不过我给孩子的个人及作文集做了介绍,对作文集的名字也娶了较为有意义的名字——成长。从一年级的懵懂到三年级的知书达理,孩子在成长中获得了点滴进步。
在制作文集的过程中,自己有了很深的感受,那便是及时积累。当遇到孩子写的还不错的内容时,应及时进行输入,整理,保存,只有这样,当再次制作文集时,才会更加从容,文章也才会更有保证。试想,匆忙赶出来的东西成为精品的可能性并不高。
期待,拿到文集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