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骄傲,龙成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图腾。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9e965dee8af0ea20.jpg)
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不能独立地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这就是图腾产生的社会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64b6f0be66c2f91e.jpg)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和“它的标记”。原始部落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原始人的信仰里,本氏族人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在图腾神话中,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史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便是商代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实际上就是一种祖先崇拜,起到某种标志作用,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c236dff79f07d71e.jpg)
伏羲氏是龙图腾的创始者,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伏羲氏以蛇为图腾,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先说伏羲氏蛇身人首,后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暗示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汉代纬书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青帝是远古第一帝,青龙是中华民族第一龙。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c26a47c08947f119.jpg)
龙与华夏文明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炎帝“神农氏,姜姓也”,其母“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神农氏长得“弘身而牛颠,龙颜而大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和夏禹等,无一不与龙有着这样那样的纠葛。五帝之首黄帝“龙颜有圣德”,“令应龙攻蚩尤”,平时“乘龙扆云”,辞世升天时,“有龙垂胡髯而下,迎黄帝”;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巡行天下,无比威严;帝喾“春夏乘龙”;帝尧母庆都“出以观河,遇赤龙”,一阵“唵然阴风,而感庆都”以致孕的;尧曾“梦御龙以登天,而有天下”;帝舜“龙颜大口黑毛”;鲧死后“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黄龙即是夏禹。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bb3adb3ce06efd41.png)
图腾是民族的来源和保护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图腾的凝聚,就是中华民族融合形成的过程。远古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伏羲族为蛇,黄帝族为熊,炎帝族为牛,九黎族为黄雀,东夷族为凤鸟。炎黄之争,两个部落合并,两种图腾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图腾。随后,战败蚩尤,逐鹿四方,一统中原,炎黄图腾又兼取了其他氏族的图腾标志,最后拼合成龙图腾。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70d194d1ae7e196e.jpeg)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不是现实中任何存在的动物,闻一多先生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在兼并了牛图腾、鹿图腾等氏族之后,又把其他氏族的图腾融入进去,形成以蛇为主体,集狮头、鹿角、虾眼、鳄嘴、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鸟爪、鱼尾于一身的图腾,一种虚拟的龙成了有着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的图腾。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6ad1bf630578d339.jpg)
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商周时期,龙纹正式作为天子纹章与权力象征。商周天子悬挂九旒龙旗,穿着龙衮祭祀先王。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就进一步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威信,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就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c00995df7fc0b9d8.jpg)
龙图腾、龙文化、龙传说,蕴涵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兼容并包的文化观。无论朝代怎样更迭,海内外华人均以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龙图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龙文化和龙图腾的传承始终如一,并将一直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