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再为孩子的一切做决定,学会放手,收获成长

不再为孩子的一切做决定,学会放手,收获成长

作者: 琳隆 | 来源:发表于2024-06-18 12:36 被阅读0次

前不久在一本书里读到一则故事。一个小女孩中考以不错的成绩考进了一所重点高中。本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假期可以稍作休息,哪曾想,她爸爸给她买回来一堆高中课本和辅导材料。

她爸爸还说,不要以为进了重点高中就万事大吉了,能考进去的都是尖子生,想要出人头地,就得提前在底下把功夫做足。

这位父亲说得有一些道理,但还是要给孩子一点空间,让孩子缓口气,不要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成学习机器就不好了。

再有,孩子那么大,有些事情可以让她自己做主,父母可以参考,不要什么事都全部包办,这样只会让孩子得不到成长,还会把孩子养废。

多年以前,我看到一个大学生,离开父母后,早上吃鸡蛋都不知识怎么打开,像这样的孩子即使读再多的书,生活常识为零也不是一个有用的人。后来这个学生被学校退学了。

我朋友也给我说讲过她们原来单位一个女孩的故事。

那个女孩的母亲生她时,年龄有些大了,所以对孩子就是百般呵护,甚至是溺爱,可以说女孩从出生以来,她母亲就没有让做过任何事,包括洗自己内衣和袜子这些小事。现在工作了,自己要学会独立完成事情。

朋友从四川过去,做的菜比较好吃,女孩就跟着我朋友住一个寝室。朋友做饭,女孩主动帮忙打下手。

朋友让她把苦瓜切一下,她倒好,她觉得苦瓜皮不光生,又难看,拿起刀子就削,把苦瓜削得只剩下中间的瓜瓤了。要不就是丝瓜不打皮,直接切,这个还算好点的。

有一次,我朋友她们不在,女孩洗完澡,准备洗内衣裤,把一条内裤丢在洗衣机里,然后放了一包洗衣粉,拧开洗衣机就洗,这下好了,洗衣机转动起来,洗衣粉丰富的泡沫就出来了,搞得整个屋子从上到下全是泡沫。

我朋友回来,看见整个屋子全是泡沫,是又好气又好笑,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这个泡沫三天后才全部散完。

女孩工作后都是把自己换下来的衣服放一个袋子里,一周或半个月,她母亲隔一段时间奔波两百多公里来给她洗一次衣服。

女孩养成这样,责任全在她母亲,是她母亲把她养成这样的,怪不得谁。

作为父母按照生命的规律,不能陪伴孩子走过一生。孩子从小让他学会做自己的事情,不能把一切包办完。父母最好这样做:

一、尊重孩子

父母真正关爱孩子,不会什么都替他做主,也不能把他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孩子自打从母体分离出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平时教育孩子时,做到引导,尊重和平等。孩子虽小,同样要被别人信任。而作为父母,做到适当满足,不过度。

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真诚交谈和沟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事情,他可以自己做主的事,父母要懂得放手。

二、保持弹性期待

过去有很多父母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理想,希望来培养孩子,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让他成为的那类人。可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愿,不想被父母操控,所以就逆着来。这样一来,就会和父母起冲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父母最好还是对孩子保持一定弹性期望,也就是期望仍然有,但不是刚性的,固定的,而是一种可变动的,弹性的期望。这个期望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给孩子成长空间,懂得适度放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不是成为实现父母自己的理想的工具。作为父母,有时也要对孩子提出的想法多思考和参考。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培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读研读博才是出路,学习一项技能同样也有出路。有时候把孩子逼得太多,会适得其反,孩子可能会出现抑郁,这个就很不好了。

在过去的文章里,我不止一次讲过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非要让孩子考北大,二本考上了不上,后来复读了三年,也确实考上了,但是孩子疯了,他的人生一辈子也毁了,书也没有念成。

这样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放权,尊重孩子的意愿,兴许他还可以过上他要想的人生,也不至于父母一把年纪了,孩子也无法独立生活。

四、结语

孩子成长路上,父母真的不要什么都包揽,亲力亲为,适当让孩子去做他那个年龄段该做的事,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作为父母要懂得放权和尊重孩子,不是一味地把所有事情都替他做完,要做到适时退出。不要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学会放手,才能收获孩子更多的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再为孩子的一切做决定,学会放手,收获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uf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