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
1.民国标签有二:其一为我的朋友胡适之;其二为太太的客厅。
2.安徽绩溪胡氏,世代簪缨,家学渊远,传程朱理学。而胡适留美归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旗手,专事打垮孔家店,遂暴得大名。
3.胡适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学界大哗,有见仁见智者说。梁任公与胡适之于北京大学公开辩论,梁漱溟主持:任公设问刚猛雄健,适之作答绵密谨严,漱溟解脱井然有序,闻者如痴如醉,为一时盛事。
4.抗战起,胡氏主和为后人垢病,后临危受命出使美国,期间竭力斡旋,为民国争取美国援助得力甚多,然终非本意,自谓过河卒子只好向前。
5.胡适之日记,为民国研究之重要史料。后人质疑云:正经人哪有写日记的?
6.胡适之、梁实秋创一品锅:铁锅沸水,分层置鸡、鸭、蛋饺,下葱姜蒜调味,以本味取胜,鲜美异常,至今北大以此待客。
7.蔡元培先生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言其截断众流、独辟门径,于学术有大功焉。是书也,肇于中国古代哲学史之意义,设问于古代哲学之孕育结胎,直接从诸子百家入手,结论于秦汉变局对中国古代哲学之影响、篡改直致终结。惜乎只有上卷而无下卷,时人以为作者溺于政治而耽于研究,致本书成一学术之乱尾楼。试论之: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此论交友之道,仿佛于中国思想史:三代创道,无可无不可,是可以权;先秦诸子,各以神道设教,分裂道统,自立门户,可名之为立矣;秦汉一统,万流归宗,百家式微,学术服从政治,天下唯适一道;唐宋以降,匍匐故纸,皓首穷经,仅可以学而已!故曰:非不能也,实无益也!
8.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陆发起对胡适的批判,三联书店将公开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洋洋300余万言,得八大本,是中不乏大腕云集,言之凿凿者。嗣后,胡适拟作一文回应。时叶公超劝之曰:……正如一处女与一群妓女对骂,原本不成体统,况之于政治而言,文字故非有力之武器!胡氏遂作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33072/518af36a86ba393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