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天读余华

两天读余华

作者: 我要换个名字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20:09 被阅读0次

两个傍晚,两个两小时,读完了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看得时间不长,但给我的感触不浅——小人物的生存血泪史。

刚看完《活着》的时候,整个人都压抑着,但在压抑中还残留着一丝只属于人生回忆的味道,更像是老旱烟的烟丝烧出来的浓烈的质朴的又很呛的味道。早就听说过这部小说但从来没看过,早就听说过这部小说拍了电影,但也从没看过,因为——据说很悲惨。自己真的从头看完以后,福贵的一生在旁观者眼里确实是悲惨,但在福贵这位生活的主人公眼中,他的一生也是值得回忆的,滋味虽苦,但苦中也有幸福——这不就是活着的味道吗?

话是这么说得,但我还是没有勇气去看这部电影,不想再短时间里重新经历一遍心灵的冲击,太揪心,太心疼,太无力。上个世纪那个动荡的年代,太多的悲惨,太多的不幸,但人人都不幸,更与何人说?现在的社会,同样还是会有不幸,但又能怎样,人活着不经历一些不幸,可能就体会不到幸福的可贵,不幸过后或许还能留下些足以与外人道哉的回忆。我们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更是为了不平庸的活着而活着,当你老了,还有故事可回忆,会不会比那些回首往事只能说出两三个字还都与自己无关的人幸福呢?

《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不同,没有那么痛心疾首的悲惨,以至于我在看的时候总是担心下一章的时候没准一乐会像有庆似的死掉了,二乐像二喜一样也死了……两部小说的大背景相似,但《许三观卖血记》在悲哀的现实里掺上了小人物的一些善良的人性,就像在玉米粥里加了白糖,有了幸福的甜味,以至于让生活看起来没有悲惨。《活着》是一种生活,《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种生活,而生活必然会有无奈,生活必然会有不幸,在这种无奈和不幸中挣扎,还能看到自己的挣扎,才是人活着的本质,就像福贵能笑着讲述自己的一辈子,许三观能说:屌毛长得比眉毛晚,但长得比眉毛长。

这两部小说看完,也让我对作者余华佩服至极。他能用特别简单朴实的语言叙述着特别触动人心的事,没有强烈的语气,没有复杂的铺垫,甚至没有多少环境描写,就在人物的一来一往之间,我们就能了解到复杂的背景和事件矛盾。就像《时代》周刊评价余华:他不是要给小说的人物做一场华丽的手术,而是要给这个社会拔牙。余华写得是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自然不是华丽的,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壮。无须特别强烈的烘托对比,作者的娓娓道来就是最平实又最真实动人的华章。

两天读余华

相关文章

  • 两天读余华

    两个傍晚,两个两小时,读完了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看得时间不长,但给我的感触不浅——小人物的生存血泪史...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读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余华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是余华的经典短篇,前...

  • 读余华

    第一次接触余华的书在大学,图书馆借的《活着》,那时候很少看课外书,是的,阅读量少的可怜。那时候对于青春文学正是如痴...

  • 读余华

    读余华,令我痛苦!这是我读余华的感受。在余华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生而为人,从未有过的恐惧、羞耻、悔悟、不幸和绝望!...

  • 初读余华,粗读余华

    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主人公 ——余华和老舍,《活着》和《w两个世界》 《活着》和《w两个世界》两个作品,一个是沉淀在...

  • 《活着》的意义

    头条上,几次刷到写读余华作品《活着》的文章。 评论区里,很多网友说读不懂余华的《活着》。 读不懂就对了。 恭喜读不...

  • 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秋燕 不止一次读余华的<<活着>>,每读一次内心都很沉重也很悲凉。余华用了...

  • 读余秀华梦余秀华

    昨晚睡前读了余秀华的诗 昨夜便梦见了她的人 我们围坐在一个圆形书架前 指着有埃菲尔铁塔封面的书 我说 那一本是我从...

  • 余华《文城》| 没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初读余华悲痛油然而生;再读余华深刻理解苦难”。这是我读完余华的多部作品后的感受。时隔8年,《文城》终于降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天读余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wy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