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看官,别打我,我也知道春天肝是老大,要问候也得先问候它。可是,我的确发现了不少诡异的现象,就是,春天里,很多人的肾不舒服了,肝倒没嘛事。
比如说我,接近立春,就是今年快过年的那几天,我的腰就觉得凉,小腹软,过了大年三十立春,情况没有好转还在持续加重,尾闾长强一带(后尾巴根儿),酸软无力,控制不住自己要没了的感觉;阿姨八百年不诉苦,前些天看我扎针,跟我商量:我后脚跟儿疼,手胳膊肘疼,你帮我弄弄吧?然后,上周日家里掌柜还没起床就打哭腔,说右后腰疼,小腹胀,和前年肾结石发作是一样儿一样儿的,我赶紧处理,用天竺葵精油把他的3MM结石催下来,他立马咸鱼翻身活蹦乱跳。当然,还有朋友跟我各种抱怨,就不一一描述了。
肾到了春天会显出不舒服的症状,也是有道理的。冬天肾当令,补肾不补肾不要紧,只要不太作,人家都幸福着。到了春天,好,宝座让给肝了,旺势衰了三分不说,肾水生肝木、肾还是肝宝宝的妈(五行相生),孩子生长发育你总得支援点啥,你要有银子也就算了,没钱还得硬给,显出弱势不说,不当心还得吃亏。
咋办,一个说明咱这个冬天没伺候好肾,下回冬天要长个心眼,没嘛事也得补补、养养;另一个,只好借点外力,扎个针吃点药什么的。母亲大人的状况好了,就不会连累肝儿子,不然肝也难过。我是艾灸长强效果不稳固,吃了两瓶补中益气丸,好受了。(吃药扎针需辨证,请勿对号入座。)
有人说,我肝也不舒服啊,早上嘴巴跟吃了苦瓜一样,一点小事就生气,一语不合就胸闷,心口堵得难受,还动不动上班打瞌睡,我这是咋啦,不是说好的谁当家谁爽吗。嗯,可能有几个可能,一,春天来了,肝气足,要生发,喜疏泄(路子广到处走受欢迎的意思),如果肝本身气血不足(有自身原因,也有母侮子—老妈没钱帮不了孩子还连累孩子的原因),力气不够,生发疏泄无力,会不爽,春困,乏力,连春游都不想去,二,有点老本、气血还够,可是疏泄的道路被堵了,出发的那一头气血多,热闹,堵太过就热气喧天嘉年华,所谓肝火旺,堵了的另一边,气血过不去,冷清,没力气干活,也火大,这是虚火旺,不信你跟老板发了火一定会心虚。这虚实两重天,贫富不由人啊。第三,好好想想,除了肾妈,还有没有人欺负肝,比如对面的兄弟,那个号称高富帅的肺,春天里它要老感冒咳嗽吐痰,肝肯定吼不住是不是?总结,一个本应该旺旺的脏器,有没有、通不通最重要,会不会被克、要看它的底气了。
下面我就要讲一件我愤怒了很多年的事了。当年我问过不少书本、老师、同学,怎么用药用食物补肝,答案都是:酸入肝啊。这句话我不愤怒,愤怒的是我没本事怒怼那些小眼神:分明是学渣,中基(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七版、经典中的航母)都那么差,还出来乱问。(后来懂得,我的确是学渣,悲愤交加啊。)
我很邪,所以不信邪,补肝用酸?大学不教逻辑学的吗?酸主收涩,肝主疏泄,一个要死宅,一个要到处浪,这南辕北辙对着干,怎么补?
漏漏漏。内经说酸入肝,没说是酸补肝。除了“酸入肝”,还有话,“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酸入肝有损有益,全凭肝当时的状况。具体就不解释了,太长,我也不太懂。
说一下咱百姓春天养肝护肝的行为。多吃绿色食品,绿色是肝的原配。常吃有生发之意的韭菜、豆芽、香椿、春笋。拍打胆经(为啥不拍肝经?肝经在大腿内侧,不宜当众拍打)疏通道路,肝胆一家亲。没事让爱你的人踩着你的脚面跳个舞,记住,要踩准,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那条缝缝上,能碰到太冲穴和行间穴,保证你俩不吵架。单身,不怕,咱摆个谱,多揉揉太阳穴附近的脑袋,做深思熟虑的学霸状……结果吗,你懂的。
附录给学霸:
《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五脏各有天性,遂其性则欲,违其性则苦,本脏所苦为泻,本脏所欲为补。盖指水润下作咸,火炎上作苦,木曲直作酸,金从革作辛,土稼穑作甘。五味而言,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酸补之,以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虽然苦者直行而泄,过苦则伤气,须咸以佐,辛者横行而散,过辛则伤皮毛,须苦以佐。酸者束而收敛,过酸则伤筋,须辛以佐。咸者止而软坚,过咸则伤血,须甘以佐。甘之一味,可上可下,土位居中而兼五行也,过甘则伤胃,须酸以佐。淡品无味,五脏无归,专入太阳,微利小便,过利乃伤,须统五味而消息之。知其数者,其于苦欲补泻益得共平,而心肝脾肺肾各尽其性矣。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