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的内容是关于人生的基本功:怎样成为一个社会兴趣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心智模式里面存在着这样一个不等式就是:他始终希望所得大于自己的给予,那么他的眼光天天都放在自己获得的东西上,怎么看都觉得自己不划算,明明已经拥有了很多但还是觉得不够,总是觉得别人欠他的,这的人我们可以叫做“精神乞丐”。
而与之相反的人,他始终喜欢给予别人温暖,做什么事情都跑在前面,帮别人解决各种各样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暖男”。不是因为他有钱他会帮助别人,而是因为他具有一种散发能量的习惯和能力,所以他就成为了一个广义的暖男,一个具有热辐射能力的人,或者说他具有一种社会兴趣的童子功。
我们在给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可能会在大量的认知性技能上添砖加瓦。但是恰恰是忘记了这样一种非认知技能,在一个人的个人幸福和事业成就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那就是社会兴趣。
那大家肯定会问,如何才能够培养这种社会兴趣呢?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能力。如果在这一点上出现缺失的话,那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基础性缺失,它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在知道这是个重要的能力之后,我们把那个公式告诉孩子,这其实是一种心智上的建模,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不等式,永远要让给予大于自己的所得。
前一段时间听鲍鹏山讲水浒说道石秀这一章内容,他提到如果人们秉持的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观点,那么整个社会就生病了,所有的人看待外面的人都是坏人,在这种想法下跟外界就没有办法进行交流,合作。
在前面的《非暴力沟通》中提到人们为什么秉持着特有的态度对待别人,关键原因是底层的价值观的不同,就是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区别,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如果我们开启的心智模式是我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我每天给予社会的,和我从社会获取的是不是相匹配。如果我的付出不够多,那么明天我一定要补上。思想在早期的很多人身上都有,比如说范仲淹,曾国藩,还有爱因斯坦。
范仲淹说:“吾遇夜就寝,即自计一日饮食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果自奉之费与所为之事相称,则鼾鼻熟寐;或不然,则终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
曾国藩说:“每遇幸事,常念天之过厚于我。”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要领受的东西。”
这样的人思考模式一定是开放的,关注点是在于自己的给予上,正因为给的多了,自己获得的社会价值感更高,整个人也更加的阳光和幸福。
而那些时时刻刻都在斤斤计较的人,越活越狭隘,越活越猥琐。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把你有限的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驱动自己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