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与人的关系中,而亲密关系的优劣其实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感。
有时候我们看似是在爱别人,其实我们是在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而已。
特别想分享最近看武志红这本《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的一些所思所想和受到的启发。
1.人生的意义的目的是“成为你自己”
想想你从小到大的那么几个重要的决策时刻,你是听取了你父母你伴侣你朋友的意见做的选择吗?如果每一件事情你都没有自己做过决定,没有遵从过自己内心,那么这个世界上怎么找寻你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或许因为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当事情没有像你想象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你便有了借口和可以责怪的对象?是啊,有时候这样不是人生更轻松一点?逃避可耻但有用?
当你学会了承担自己选择所产生的任何后果时,才是你真正成长为大人的时刻。
2.“蒙台梭利早教”是为了保护我们最初的“精神胚胎”
如今流行的“蒙台梭利早教”主张我们从一开始都是有一个精神胚胎的,只有在孩童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真正解开心灵成长的密码,而家长总是压制这个胚胎。
像我们在想给孩子灌输“节俭”的观念,而不愿意给孩子一块完整的大饼干的时候,或许扼杀的是他最初对于“完美“的感受和渴求。越是亲密的关系,我们越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身上,并称之为“为你好”
我们身为家长,需求有时候总是自相矛盾的,想要一个特别听话的小孩的同时又觉得他自我意识太弱,没有想象力。
当你换位思考,你会发现最没用的管教是指责和抱怨。
而与之相反的“拖累症”一样可怕,当你看到别人痛苦就忍不住想要帮助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的帮助时,其实你剥夺了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成就这一生的功课,我们总是渴望做自己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那我们与我们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并没有不同,因为我们心里还住着那个“小孩”。
3.关系胜于一切,我们需要和“内在的小孩”和解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包括“都挺好”“小欢喜”都有谈论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想要了解这样的心理,并不是为了可以对现在这样的“自己”给一个合理且可以抱怨的理由。我们自己已然是个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人格“其实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模式。小时候和自己的父母相处的模式是一种开始。是我们之后和他人相处的起点。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他们有时候冲突有时候矛盾,但我们需要他们彼此谅解。真正内心和谐才能有爱的能力。
4.我们需要多一只“心灵之眼”来看破 关系的迷雾
一个人怎么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这个叫“投射”,这时候,我们需要第三个“上帝视角”来看待你的内在模式是不是一尘不变的,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激进模式而伤害到自己或变得过于敏感。
一个惯于羞辱别人的孩子,其实心里住着一个“挑剔的父母”和一个“被挑剔的小孩”,他曾经是那个一直被挑剔的小孩,他习惯了这种模式,于是长大了需要把那个“被挑剔的小孩”投射到别人身上去。一般这样喜欢嘲笑弱者的强者都是假强者。
而如果这个投射被认同,那么这个关系便会一直这样下去。这取决于跟他互动的对象的模式了。这样跳出来看,其实有时候你观察人们的行为语言会变得很有意思。
5.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
当我们能明白相处模式这件事,我们就可以试着理解“自我实现的预言”怪圈了。我们一生中似乎都在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于是我们总是去寻找符合我们观点的论据。甚至不惜主动去伤害自己,因为这样就不怕被别人伤害了。有时候因为想要拯救儿时的小哥哥,而爱上柔弱的男子。有时候为了证明男人都是坏的,逼到他家庭暴力。
最可怕的不是痛苦,而是沉溺于这种痛苦无限循环而无法自拔。
村上春树的《再劫面包店》中有一个小故事,说我们总会被不能达成的愿望和得不到的人的强大魔力所控制,反过来被逼人玩了意志引诱的游戏而不自知。
悲伤是一种力量,接受也是一种力量。是帮助我们告别过去的唯一途径。若你总心有不甘,拒绝承认自己的不幸,承认失败,承认失去,拒绝悲伤甚至强装笑脸,那么不管你看上去多么成功和快乐,你其实仍然继续遭受着它的诅咒。
6.答案就在你心中
席勒说:“命运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是我们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命运是我们如何运用洞悉力和爱的规律对事件作出反映。”
当你的内心不寻求改变,你只会永远走在你称之为“命运”的这条老路上。不自知的主动参与其中,还习惯于在别处寻找答案。
像张德芬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一定一定要学着把自我看作可以改变和发展的动态自我,察觉并突破自我实现和投射,这样才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