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癌症的真相》译后记:认识自己

分享:《癌症的真相》译后记:认识自己

作者: Lee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3:53 被阅读533次
作者:胡尧

2019年1月5日 Lee公子摘自《癌症的真相》


《癌症的真相》封面

这是一本颠覆癌症认知的书,这本书不能算作一本简单的科普著作,而应该说是一本具有操作指南价值的指导书。书中的内容有对于癌症发生原理的讲解,有大篇幅介绍关于非传统医学的癌症治疗方式,还专门撰写了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告知读者,医学发展中是如何一步步把草药等自然医学疗法边缘化和非法化的。
本书观点犀利,爱憎分明,尖锐地批判了现代医学体制以及传统的治疗手法(放疗、化疗)。书中详细介绍了治疗癌症的多种低成本非传统医学疗法,有些听起来十分新奇特。我无法判断书中介绍的原理和治疗方法是否真实可信,但是至少作者在该领域的博学广闻和很多亲身经历的访谈,让我对书中的内容信任感大增——万一真有一天遇到问题,至少可以找到这些“死马当活马医”的方法。
关于癌症的书籍,我读过李治中的两本著作《癌症·真相》《癌症·新知》,也是非常好的科普书,对比这本《癌症的真相》,对发生癌症的原理解释不完全一致。另外,李治中的书“科学感”更强一些,对各种治疗方式的评价显得比较中立,介绍的前沿医学进展比较多,让读者增加了一些观念和知识,但是用来实操救命,远远做不到。而这本《癌症的真相》却正好相反,对各种治疗方法评价爱憎分明,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相当实操,直接就有详细的治疗癌症的方子和操作流程;还有一个亮点,是起底了西方医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些内幕事件,让读者知道医学领域如何被商业利益集团操纵的来龙去脉(虽然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是这些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寻常人也不容易得知)。
这本书是我2019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全书四星级评价,值得广泛推荐。
本书的译后记写得非常好,很有思辨精神,很多观念我深为认同,值得多读几遍。特此摘录分享。


以下为正文

你终于来了!
我对本书作者所做的工作无比地敬佩!终于,有人站在一个更加长远、全面和深刻的角度,来阐述几乎与所有人相关,危机大多数人性命的“癌症”。我相信,通过本书,绝大多数人对癌症的担心、恐惧、焦虑都会有所减轻或释然。

癌症性格,被忽视的“心”

本书中给出了许多非常规疗法,从其本质上看,主要还是针对物质身体。作者虽然谈及了情绪、心智和精神层面的作用,却都是一笔带过。在实际情况下,情绪、心理和精神层面,对癌症等慢性疾病也有很大影响。
在东方,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有言:“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在西方,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盖伦医生(他是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第二个西医鼻祖)观察并记录到:抑郁的妇女比性格开朗的妇女更容易得乳腺肿块。
1950年代,英国医生基森研究肺癌和一般肺病后发现:肺癌患者具有情绪压抑的特点,他们即使不吸烟也容易得癌。反之,那些性格开朗的人,即使长期吸烟,大多也只是得了肺炎、肺气肿等良性疾病,没有得癌。
1970年代,英国皇家医学院的格莱医生对癌症患者性格的总结是:平时他们考虑自己少,考虑别人多。遇到矛盾冲突时经常忍让,即使受到伤害,也很少发作出来。
癌症患者往往存在“癌症性格”,经常是那些不得不压抑正常情绪情感(尤其是委屈、愤怒)的人,才容易得癌。因为表面忍让,但其内心不会平静,内心充满委屈、愤怒。他们往往顾全大局、替他人着想、助人为乐、先人后己、任劳任怨;往往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把坏情绪带给别人,认为吵架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忍了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们希望大家都一团和气,但他们自己的内心却并不舒畅,活得很累(心累)。长期下来,他们内心的真实声音被压抑,生命活力被压抑,免疫力被压抑。压、压、压、压到一定程度,再也压不住,就爆发了。所以说癌症肿瘤只是结果,而患者内心长期压抑积累的巨大的委屈、愤怒、怨恨,才是主要原因。
可惜的是,整个社会都在物质领域奔忙,对心理心灵领域关注甚少,患者自己也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就把全部时间、精力、金钱都用在消灭“结果”上,几乎没有去管“原因”。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只解决“结果”,所谓的“复发”、“转移”就会接踵而至。

癌症只是冰山一角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癌症只是公共健康领域里比较突出的一个,还有更多没有被揭露出来的“〤症”,仍然依循着利益集团所设定的路线,在公众领域大行其道。大型制药公司及其推动的现代医学,将触角伸向全社会所有人群及更多领域,从病患到孕妇、胎儿、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从外科急救到慢性疾病、心理精神疾病,甚至莫须有的病
德国医学记者耶尔格·布勒希写了一本畅销书《疾病发明者》,揭露了更多这方面的阴谋。大制药公司通过财力,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颁布对新疾病的命名,由此,制药公司就可以合法公开地批量生成并销售相应的制药。简单的说,就是每“发明”一种疾病,制药公司就获得了新的“货币(新药)”发行权。这就是如今各种新兴病名层出不穷的根源!
病名涉及的人数越多越广,制药公司就越喜欢。于是就诞生了诸如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症等莫须有的新病,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如现在已经深入人心的各种“补钙”,分阶段补钙,连婴幼儿都要补钙了!制药公司或医院源源不断地生产了许多医学产品(从药品到器械到体检仪器等),他们是如何“推销”出去,获取更多客户的呢?体检和商业广告!
《疾病发明者》中揭露了体检指标是如何人为“建立”起来的。医院或体检中心随机找到一群人,用新发明的测量某种指标的仪器,采集了一堆原始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人为的规定,在正态分布95%之外的5%为不正常范围——即可能存在疾病。换句话说,有5%的人是人为规定为“不正常”的。而且随着体检项目的增多,“医学已进步到这样的地步,再没有人是健康的了”!(赫胥黎语)体检项目超过10项,被查出疾病的概率达64.15%,体检项目超过50项,被查出疾病的概率高达92.31%!正如本书作者所言,体检是将更多人驱赶进医院进行更多医疗消费的手段。
现代标准化的对抗医学思想体系,已经“传染”了主流大众,以至于许多人只看数据,只相信化验透视结果,而忽略了自身的感觉感受,忽视了自己对自己身体的主权!通过媒体、广告、新闻、学校、医院、专家等途径全方位无间断洗脑,让大众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
兹举一例,西医对许多慢性疾病都有一个近乎统一的说法:病因不明,无法根治。但可以缓解,想缓解吗?吃药!终身服药!如果病因不明,无法对症下药,又怎么能开药?莫非只需对病名下药,制药公司说什么药治什么病,医生就按规定开药。包括体检,一个普通人经过短期训练,也能迅速成为操作体检器械的熟练技工。更进一步说,如果永久停电,整个西医院可能就瘫痪了。
再者,在人类医学史上,恐怕也只是到近现代才出现所谓“终身服药”的说法。“终身服药”的本质是什么?《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教主,通过定期给药“三ㄕ脑神丹”来控制教徒。如果有人胆敢不从,时候一到,不吃解药就会毒发身亡。那些乖乖终身服药的患者,差不多就是制药集团的教众!只是患者需要付出的不是生命,而是源源不断的医药费,带来的是药物日积月累的副作用。由此,再反过来看,所谓的“无法根治,可以缓解”的说法,是否只是为了“卖药”而精心编造的措辞?
美国医学博士曼·德尔松在其《一个医学叛逆者的自白》一书中直白地指出:“对抗医学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整个对抗医学体系是一个充满迷信的大教会,或称为大邪教更妥当。大制药公司是他们的上帝,医院或诊所是他们的大小教堂,赚钱是他们的教义,医生是穿着白色道袍的神甫教士,实际上是大药厂的次级推销员(大药厂规定什么病开什么药,医学博士的医生们如敢违背,立刻解职、处罚,永世不得翻身。比药厂的直接推销员还低一个等级),患者是他们致富或爬上高梯的试验品和垫脚石。他们至高无上的法宝是化学药物!”
《无效的医疗》对医学界掩盖真相的内幕做了深刻的揭露:“全世界25000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200万篇医学论文,但其中70%研究结果都不公之于众——因为这些论文反映的是现代医疗的负面和弊端,是医疗界的‘雷区’,一旦公布对医疗机构非常不利。这是一个谎言,很多时候,它欺骗了生命,更多时候,它自欺欺人。从整形外科的神话,到心脏手术的误导;从无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疗,都令人忧虑。人们知道的信息越少,接受治疗的情况也就越频繁,未知会带来恐惧。”

垄断崛起,中医之殇

1840年之后,西方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一步步将中国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掠夺成一个赤贫的国家。垄断是许多西方财团的资本目的。强大的药品帝国觊觎中国庞大的医药市场。可是中医的存在妨碍了它垄断之梦的实现,中国这个当时就有数亿人口的国家,都在使用中医中药。中国大部分人口都不看西医,自然也就没有了西药的市场。于是,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对中医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但旨在消灭中医的资本阴谋出现了。
2004年,当小洛克菲勒死了以后,美国人汉斯·鲁斯克撰写了《洛克菲勒药品帝国的真相》,将洛克菲勒对中医的阴谋策划和盘托出。洛克菲勒集团策划了一个阴谋,即以学术基金会的名义免费培训中国人学习西医。这个基金会可以给中国教授西医的学校赞助,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给这些学生并通过这些学生给中国人灌输这样的思想:即放弃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而相信昂贵的西药。
但中医是安全有效且廉价的,它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可是怎么绕开这点呢?通过“科学”!于是洛克菲勒财团就打着“科学”的旗号说:中医不科学。这样就绕开了中医最具竞争力的方面。从思想上让老百姓知道科学是最好的东西,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好。这样就使得自古以来为中国人所发展的中医学逐步消亡。同时,洛克菲勒集团也收买文人来批评中医,在政府内推行取缔中医、提倡废医留药等,由于西医在手术、抢救方面的高明,因此洛克菲勒集团的医用器械、西药的销售量大增。
清末,由于清政府一直采取以洋压汉的政策,尤其是慈禧与光绪相隔一天死亡的事实,太医院被废置,中医就此不被重视。此时,大量的官派留学生归来,其中学习西医的学生基本上是一致反对中医的。1929年2月,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卫生委员会,与会17人中没有一位中医。这次会上通过了“废止中医案”。“废止中医案”之所以能在当时通过,主要是与会的人均是留学归来的学习西医者。
20世纪前50年,中国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大权,基本上为国外留学回国的西医所掌控。而人数数十倍于西医的中医,则完全处于在野无权的地位,这种畸形必然造成唯西医科学,排斥中医甚至废止中医的局面。同时,现代中医教材是由不懂中医的西医博士根据“标准化、分科分类”思想编写的。这一贻害,导致近现代,正规中医教育体系中没有出什么名中医或大医。
中药也好不到哪里去,气候的变迁,土地、环境、空气和水等被污染,中药的药效已经时过境迁。经方的剂量也因为时代变迁、度量衡的变化而失去了准星。中成药制药业沿着“分离有效成分”的制药思想前进,这是对中药之所以有效的本质缺乏根本了解的做法。再加上,千人一面地服用中成药,偏离了中医“因人施治”的核心。这些,或许都是葬送中医效果,丧失中医威信的根源。好在古中医的星火仍在!我们仍有希望!

现代巫术,语言杀人

1955年,亨利·比彻(Henry Beecher)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强大的安慰剂》,宣称35%的患者能从安慰剂治疗中获益。影响安慰剂效应的因素包括:个体差异,医患关系,先前经验,暗示等。医疗环境、医用语言、病名、病症等因素都对患者有强大的暗示!
在一个理性的时代,人们已经很难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语言能够杀死人!如果有一个装束奇怪的男人在你面前跳跃并挥舞一根骨头,说你就要死了,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大笑不止。但是,如果有一个衣着得体、获得无数医学资格证书的医生跟你说同样的话,同时你拿到的许多医学扫描和检验报告都说着同样的话,这时,你会作何感想?
大家可能会认为“巫毒(Voodoo)”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只存在于边远的部落地区。但是,根据田纳西州维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的克里夫顿.米德(Clifton Meador)医生的记录,巫毒诅咒现在已经改头换面,采取了新的形式。
1974年,米德有一个病人山姆·朗德。他是位退休的鞋货推销员,罹患了食道癌,这样的病在那个时候完全没有存活的机率。朗德接受了治疗,但是医界每个人都“知道”他的食道癌会复发。米德说:“他带着癌死去,却不是死于癌。”如果朗德不是死于癌症,那他是死于什么呢?他是否因为“相信”自己要死了,所以才死的?
在朗德死后的三十年后,这个案例仍然在米德心中挥之不去:“我以为他得了癌症,他以为他得了癌症,他周遭的每个人都以为他得了癌症我是否不经意地剥夺了他的希望?”
光是“癌症”这个词语上的暗示,现在已经足以吓死三分之一的患者。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陈焕朝指出,“其实癌症可防可治,死亡的癌症患者,有三分之一是吓死的,三分之一是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还有三分之一才是治疗无效而死”。
所以,如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病理学角度应该将癌细胞改名。潘德孚老中医建议将其命名为“脓化细胞”。本质上,人体中各种循环(血液、淋巴液、水液)中产生的瘀积,影响了身体的正常运行,身体就把它集中安排在某个点上等待排出,这样就产生了肿块。这样的肿块,与其说是癌细胞不听指挥任意增大,不如说是身体本身为了排毒自救的智慧安排。

取向误导,走向绝望

现代癌症的病理学家,都是在研究癌细胞如何分类的方法,至于癌细胞如何分化的道理,都是假说和猜想。因为,显微镜下只能看到静态的模样(静态分析),看不到动态的分化。从逻辑推理来说,在河流瘀积的地方挖泥巴做微观分析,对治理河流发大水没有任何意义。对癌肿块做活检,研究是什么癌细胞并给它分类,不是与在黄河河床上挖泥巴做微观分析治理黄河发大水的道理完全一样吗?可以说,癌细胞的分类与分化,对人们如何对待癌肿块毫无意义。
不断深入微观层面,是现代医学乃至现代科学研究上的一种取向误导!已经把人类带入量子物理学的死胡同——测量微观物质的设备,也是由被测量的物质组成的,它不可能比自己更精准,而且组成测量设备的物质会影响被测量的物质(即所谓的测不准原理),至此,科学家们遇到了蛇呑自己,刀削刀把的困境。自1888年电磁波谱理论创建以来,物理学界虽然提出了一些震古烁今的量子物理思想(如量子、跃迁、相对论、观察者效应等),其实质发展其实是停滞的,究其深层原因或许在此!
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所倡导的科技方向——可能是另一个“取向误导”。互联网界的思想家如KK(凯文·凯利)、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作者)等,他们都预见到,沿着当前科技路径发展下去,智能机器将比人更智能、更强大、更富有情感(即更像人),而人因为对科技的依赖,体力越来越弱化、思考力下降、情感淡薄…主流的声音太强劲,正如100年前洛克菲勒及卡内基财团所推动的标准化对抗医学一样,不知道要等到多少年后,我们才能发现“科技的真…
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剑桥大学的斯诺就发现,西方文化中“科学”的要素与“人文”的要素相互分裂和对抗产生了危机。这种危机使他们不能对“过去”做出正确判断,不能对“现在”做出合理解释,也不能对“未来”做出有效预测,从而丧失了整体的文化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暴露出自身的弱点,一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终于发现,西方机械论哲学的主客二分、物理还原、静态分析、孤立实证等思想模式日益显得陈旧过时。爱因斯坦、海森堡、普朗克、尼尔斯·玻尔、大卫·波姆、薛定谔等,每一位量子物理学家,都在科研之余,研读古老的东方经典,在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寻找灵感、寻求出路。

科学的真相

你相信科学吗?
你可能会说:我当然相信。但是你不觉诡异吗?可是一时半会儿,你想不明白诡异在哪里?你相信上帝吗?或许,你压根就不相信!但是有很多人信。你发现没有,你像有些宗教人士相信上帝那样相信科学!这就是诡异所在!你需要相信自己是人吗?显然不需要!因为事实是无需相信的。
科学理论有“保质期”:一个科学理论出来后,平均在20年内就会被推翻,所以科学理论不等同于“真理”,不是永远对的。
科学家的任务是证明以前的“科学家是错误的”:如量子物理学家推翻牛顿物理学。科学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去证明其他科学家所提出来的理论是不对的,所以才有“科学理论”平均保质期20年的事实。在科学界,每个理论都准备着被科学家否定,所以没有哪个科学家是永久绝对的权威!当代最大的迷信就是对“科学家”的迷信!
科学无法证明“不存在”:科学计算、验证的手段和设备一直在发展、进步,二百年前检测不到紫外线,一百年前检测不到DNA,五年前检测不到引力波,现在科学技术检测不到的东西还有无限多,所以不要认为现在的“科学”无所不能,一千年后看现在的“科学”简直幼稚得要死!
科学被“滥用”:现代的信息快速流通,商业广告、政客宣传、文化渗透无处不在,“经科学研究表这类广告语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商家为了达到各种商业目的,动不动就假借“科学”之名来论述和佐证产品和服务。科学已经细分到许多领域都单兵作战,我们实在很难在每个学科的细分领域去做求证,结果就造成“科学”之名被滥用,“科学”公害已经成为包裹着我们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却潜移默化地污染着我们!
科学发展“在路上”:科学家人才辈出,科学家夜以继日地在努力工作,科学理论、技术、设备日新月异,所以,不要停留在现在你所认知的“科学”上,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无比开放的心态和视野来接纳无限可能,这才是正宗的科学精神,而不是以你心里自以为是的“科学标准”来阻碍科学的无限发展。
科学巨匠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提到,科学不是事实,而是一种理念、一种观点、一种对世界认知的反映,是一套民主系统,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做决定。大家都这么认为就是科学。因此,科学不是事实,不是真理。
你还相信科学吗?
发现没有,通过本书,你对癌症的看法,是否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发现没有,通过上文,你对科学的看法,是否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们所接受的信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古人曾说:“任何一个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如何不自欺、欺人、被人欺呢?只有真正

全面深入了解自己

电影《美人鱼》中有一句台词:“如果地球上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一口干净的空气也没有,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全球化的发展,让所有人都成为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了!
人类走到今天,基于个人利益和私心而制造出来的“思想之癌”则更为广泛地存在。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因富乐球美国馆而闻名世界的富乐博士,在其遗作《宇宙学》的开篇谈到:黑暗时代仍然笼罩着全人类,其掌控的深度和持续性直到现在才浮出水面。黑暗时代的牢笼没有钢铁围栏、链条和铁锁。相反,人类被取向误导和创建的误导信息而囚禁。人类被频繁的条件反射和自我驱动而捕获,监狱长和囚犯都试图与老天一较高下。所有人都倔强地怀疑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被自己受制约的思考,被黑暗时代牢牢拘束着。
在富乐博士看来,现代教育体系所根植的“分而治之”的思想,对人类整体的效能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富乐博士指出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优胜劣汰”思想、马歇尔经济学中的“地球资源有限、必须你死我活”的思想、现代教育体系从ABC教起的“弱智”思想、大量“虚构”的科学体系、好莱坞影视业宣导的个人英雄主义等,严重妨碍了人类有效地发展和享有共同的福祉。
富乐博士认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宇航员,在一艘名为“地球号”的太空飞船上终生旅行,它以每秒466米的速度自转,同时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巡航。然而,这艘飞船上有200多位船长(国家元首),左舷想击败右舷,并且不希望整艘船被击毁。这就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现状。如何解决这一现状?富乐博士认为,要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现状,成为“宇宙人”,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思考全球问题,解决“世界游戏”中的难题!
这一思想古已有之,宋朝的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代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柯布博士认为,中国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根基的儒、道、释所倡导的天地人和、阴阳互动等价值观念,应成为未来后现代世界的支柱性的理念。但他不赞成完全回归传统,主张第二次启蒙,就是借助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探索一条既避免西式现代化的覆辙,又整合传统与现代优秀资源的后现代之路或曰超现代之路。
如何成为“宇宙人”?这就要从全面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开始。


相关阅读:
分享:得癌症后,必须首先搞清的关键问题

相关文章

  • 分享:《癌症的真相》译后记:认识自己

    作者:胡尧 2019年1月5日 Lee公子摘自《癌症的真相》 这是一本颠覆癌症认知的书,这本书不能算作一本简单的科...

  • 斗罗大陆 第三部 龙王传说

    后记看完,癌症了解一下 龙王传说后记 ...

  • 癌症的真相&无知之癌•认识自己

    《癌症的真相》 专业医生也未必知道的历史和新知 译序 :无知之癌 经常听说这样的故事: 某某朋友常规体检,检出某某...

  • 2019-06-20

    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写的《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打破了我们对癌症的平常认识。 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不一样...

  • 译后记

  • 认识自己的真相

    大概没有人生来就认识自己的真相,即使每天都照镜子,你对自己的容貌可能再熟悉不过了,但你就真的认识自己吗?当你对着镜...

  • 读书分享丨《癌症·真相》Ⅱ 关注儿童癌症

    文/山弥 儿童患癌症的几率很低,但是近年来,儿童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 究竟是什么原因,没等科学给出严谨的结论,...

  • 癌症的真相

    一、 早上打开手机,弹出一条新闻: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了。 我刚看到这条消息的瞬间,懵了一下,李咏?是记忆中那个烫...

  •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

    读了译文作者的“译后记”才对这本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窗在哪呢?光线从哪里进来?这是作者内心的呐喊与无奈吧。 ...

  • 癌症·真相

    《癌症·真相》 一线科学家深度解读癌症,用真相终结恐慌。 适听人群 所有人 专业解读人 蒋玉航。博士毕业于北卡大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癌症的真相》译后记:认识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b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