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后现代心理咨询工作坊 - 草稿 - 草稿

后现代心理咨询工作坊 - 草稿 - 草稿

作者: 刘晓琳_6c39 | 来源:发表于2024-03-01 11:34 被阅读0次

《问问李子勋》

小刚老师,96年大一开始接触心理学,2002年到重庆考心理咨询师,04年才开始有二级证,17年不搞了

08年跟随李子勋,学了8年

叙事疗法

三个一:三分之一当时能听懂,三分之一几个小时能懂,三分之一几个月后才能懂

后现代心理学讲求  真实  啥叫真实?是最核心的

07年学催眠:传统、艾瑞克森、自然催眠

叙事+沙盘=叙事沙游

(MBTI+九型人格

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的最好工具)

知—懂—悟

意象类技术,对话类技术,催眠技术,…

总体架构    两大分枝(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

流派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现代流派:精神分析(疗法也就是技术:自由联想、催眠、释梦)、行为认知、人本主义

自从有了精神分析开始才有了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流派:叙事(形成新的版本后不可逆,治愈就是真的治愈了)

两大分支,四大流派,其余是技术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其中一个应用?对吗?

打破两种思维方式:非此即彼,线性因果逻辑

太极图:同时性(黑白同时存在,就像手心手背),

心理学最重要的能力:出神入化(出神入境、出神入体)

自我催眠训练(身体找松沉的感觉)

后现在主义全国能讲的不超过30人

心理学技术大概50多种,400类

象是由自己身体的限制决定的,不同的物种,不同的身体看到的象是不同的

佛:眼、耳、鼻、舌、身(前五个是外感官)、意(内感官)

好多有心理问题的人长时间在内心独白,独白的反义词是对话

客体、主体

后现代心理学中全是客体,没有主体,主体叫内外客体

叙事疗法中叫外化

后现代中的多元文化(也叫在地文化)

做咨询要尊重个体,讲求多元文化,维护个体生命

珍惜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在对抗问题)

很多问题都是主流文化带来的压力并产生的

权力和资本的需要所以都让人讲内归因,没有个人主权

后现代主张没有本质,缘起性空,让那个念头更自在,不要描述它,就是让它更自在

感  觉  知  受(每个字都是一个意思)这四个字练好了,世界上所有的课程就都囊括其中了

内感官对应  觉

外感观对应  感

知:知识

最高级的受就是  自在

训练  文自在,小刚老师训练了两年多才做到

珍惜问题,好多资源都在问题中,资源是形成新的东西的,从内在特质中找资源,找到自我认同 去病理化(不再重复失败)

用后现代的理念整合现代的技术

方法论:道(理论、规律、方向)、法(方法 系统、路径、选择、策略)、术(技术)、器(工具)、势(形势)

最主要的器是 语言

治疗情境(要创造,有了,治疗才起效)

心理咨询中的道(哲学观、理论),法(咨询师角色、咨访关系、咨询伦理)

后现代流派中的方法:叙事疗法、焦点解决、合作对话

没有真正的共情,去标签化,每个个体独特的经验体验才最重要,而不是普遍性的东西

所有的理论只是对人类经验的一个解释

势(形势,能否治好来访者,跟他的准备有直接关系)

标签的作用:定性(信了,就会自动求证)好多问题都是贴标签贴出来的

自动求证过程,每一个诊断就是贴标签,好多东西是人为造成的

现代认为问题是客观的,乐观的就无法改变

后现代认为问题是建构的,只要是建构的就能重建

先努力贴近来访者

举例子:不上学的来了,不想说话

做咨询要用自己最原本的声音,不用可以改变

问:太不想上学是吧?

生:嗯

爸爸妈妈不让?

生:嗯

有啥能帮到你的?

生:帮我说服爸妈

(先建立合作关系,先能合作不上学,才能合作上学,用最普通的话表达出最高深的东西)

一定要贴着内心走,千万不能跳出去,从实战中练

档案式介绍(姓名、性别、心理学经历)和叙事式介绍

能跨领域解释,就悟了。

不要说问题,而要说困境

把问题换成困境,压力就变小了

问题感觉是自己的,无力无助无能无望。困境感觉是外部的,有力量有能力去解决,想想办法就过去了,而不是对人的否定

调整来访者与问题的关系,应该怎么提问?

不是人没问题才好,而是与问题共存,天天带着问题生存

来访者都想把问题解决好,反而往往解决不好

问:假如你这个问题好了,你还需要一个问题,那个问题会是啥?(进行干扰,潜意识在接受问题,扰动提问技术)

问:问题真的没有好处吗?一点好处没有吗?(极大的扰动)

问:假如这个问题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是什么?

啥道理都不讲,但是咨询师啥道理都懂

问:你为啥把这当成问题?

是不是有人把这不当作问题?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比如失恋了有些人想自杀,有些人特别高兴

你从啥时候开始把它当成问题?

不找原因不找症结,无害咨询(利用来访者的资源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自己不加入任何东西)

假如这个问题一直不好,怎么做?

假如这个问题过两天好了,你咋知道它好了?

首要前提是内心无限制贴近来访者

假如这个抑郁有一个好处,你认为是啥

假如有一天你写不上抑郁,那该咋整

每一个症状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向动机

把自己碎片化的东西整合出来,把来访者对方碎片化的东西整合出来,像中医一样,一人一药,开出适合每个人的方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现代心理咨询工作坊 - 草稿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dc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