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音乐始于初一(1987年),那年暑假,我通过层层选拔,顺利考上了初中(当时初中录取率25%)。
某天,跟妈妈一道上街,准备到集市,把篮子里红冠滴滴的大公鸡卖掉,积攒秋季的学费。按惯例上街是要起早的,提着篮子,经过水气濛濛的大官塘(水塘名),穿过一片杂草丛生的乱坟小山岗,弯弯扭扭的小路七斜八肘,蜿蜒经过大坝(村落名),你就会看见绿荫攒聚,灵气弥漫的农兴中学。因由地主圩堡改成学校,所以仍不失原有的气派与雅致:泗水环绕,古树参天,灰砖小瓦,雕梁画栋。
而那天,最吸引我的不是校园层层瓦棕上袅袅的白云,也不是红杉林深深处的百鸟和鸣,更不是碧波荡漾的河水里随波漾动的嗨秧草(水草名,没考证),而是悠悠的竹笛声,穿过操场,飞过壕沟,弥漫过青丝丝的稻秧田,如清晨的雾水,悄无声息地钻进我的耳孔,在滋润完所有的绒毛之后,与我的鼓膜欢快地和鸣。我用孬呆呆的神情享受并惊讶于树林深处的天籁之音。后来才知道,那是当年高二的艺术生暑期集训时的试音,曲目为《草原牧歌》,虽吹的不完美,已深深地触动了我。
开学后,教音乐的常老师很负责,不仅教我们声乐,还教我们器乐,音乐课理所当然的成了我们进入初中后的新宠。那时候,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课教室里就咕噜哔哩、噼里啪啦,如杂货铺,啥家伙声音都出来了。我选择的器乐是竹笛,因为那时候都不咋地,所以自我感觉良好,能把叨瑞米罚扫拉稀(1234567)完整地吹出来,已经很不错了。更不必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等流行歌曲了。
正式与竹笛零距离接触是在读高二的时候,我的同桌,学音乐,管乐,笛子。第一次到宿舍(我和他合租食堂凌师傅房子)见着他,我着实被吓着了,那家伙,桌子上摆一大摞笛子,长短粗细,应有尽有,还有加长的,用带螺丝口的铜圈连接,像八国联军的洋炮筒,试吹,每根笛子的调子都不一样。那时候,他是早晚必练的,起早去树林吊嗓子,回来吹一曲。放学回宿舍,打开录音机,跟着磁带播放的旋律再吹一次,有时候在教室趁下课的时候也干,《牧民新歌》、《姑苏行》、《草原牧歌》、《梁祝》……
我有时候也拿他的笛子胡乱吹一次,细的还好,粗的,一口气进去,好似重重一拳打到了棉花里,笛腔完全溶解了你的气流,才发觉吹笛子,原来是多么辛苦气力活,也理解了我的同桌为什么肌瘦不堪。后来,他肺部出血,专业课断断续续,熟悉的笛音便再也很难听到了。如今,他另谋职业,早已不再从事音乐。
高中毕业时,他送我笛子,叫我选,其实我是很喜欢他那根铜管加长的笛子的,但估计价格不菲,人情太重,难以启齿,便要了一根F调的细长竹笛。
后来,高考落榜,借钱去复读,那根长笛便跟随并基本占据了我所有无聊的时光。飘逸的长发,怯懦的内心,忧郁的眼神,迷惘的前程,全都从笛孔里飘散开来,那年冬季,晚自习回去,我咯血了,终夜不能安睡,为了不影响舍友,便一个人穿梭在上派的大街小巷,多日后,便有了严重的肺部感染,笛子藏在木箱的底部,再也没拿出来。
大一,中秋,寝室六位室友,把每月补助的14元饭票拿出来,集体到安大北门一条街聚餐,讲着笑着打着闹着,返回六楼宿舍后仍兴致不减,打开方块玻璃阁窗,敲着饭缸,唱着跑掉的歌曲,我拿出笛子,断断续续滴伴奏,估计是吵着楼下的研究生了,因为第二天,教我们信息传播学的张老师说,昨晚你们宿舍好热闹,歌声悠扬,还有笛子独奏。(张老师当年住在楼下研究生宿舍)
大学毕业后,几经周折,我被计划委员会分到了教育口子下属的偏远农村中学,以校为家的日子,闲下来,偶尔也会气正腔圆、饱满而连贯地吹一曲子,那年,我26岁。
2003年,我来借调到上派,喜欢上了箫,箫低徊、浑厚,音调婉转舒缓,非常适合人静心吹奏。《西游记》、《枉凝眉》、《葬花吟》等任何一支舒缓的曲子深层次的情感,箫,都能含蓄而婉转地表达。后来,我纠结辗转于人事调动,倾心于教育教学,连续搬家四次后,笛子与箫便不知了去向。
2018年秋季,周末,整理材料,细雨蒙蒙,站在工作室窗户边,想到从前,很想吹一曲,于是便有了现在这根竹笛。
今晚,已出了校园,准备扫车去应酬,鬼使神差地又推掉了应酬,大步流星返回办公室,高三晚自习还没开始,我从文件架里拿出竹笛,习惯地握在手中,上膜,运气,吹一曲。
年过半百,心静如斯,对音乐的执着如斯,对美的期许与憧憬如斯,只是,我的胸腔提供的气流再也不能让我的笛音饱满而富含激情。
油油的气息流入竹管,熟悉的笛音飘出笛孔,氤氲在斗室之内,弥散在灯光微弱的校园。
艺术体验,不分年龄,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它可以随时随地,彻底地唤醒你的良知、你的柔情、你的恻隐,打动你、征服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