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bjective-C中,如果细心的话会发现,每个类中都会自动生成一个class 类型的isa,
@interface NSObject <NSObject> {
Class isa;
}
isa是什么,class又是什么呢,找到Class的定义我们会发现如下:
typedefstruct objc_class *Class;
而objc_class以前的定义又如下
struct objc_class {
Class isa;
Class super_class;
const char *name;
long version;
long info;
long instance_size;
struct objc_ivar_list *ivars;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methodLists;
struct objc_cache *cache;
struct objc_protocol_list *protocols;
}
于是我们就有了点头绪了,isa,is a pointer,是个指针(根据网上的资料,这样理解是最贴近事实的,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每个类都有一个class类型的指针isa,继承自NSObject中,继承关系,方法变量等信息都存放在isa中,isa作为一个隐藏的属性,会自动生成于每个类之中。有了这个前提,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根据@class来代替任意一个类了,看代码:
Human.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Human : NSObject
-(void)say;
@end
Human.m
#import "Human.h"
@implementation Human
-(void)say
{
NSLog(@"Human中的say方法");
}
@end
main.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Huma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Class c =NSClassFromString(@"Human");
[[c new] say];
//以上CLASS类型的c,就相当于Human类。
}
return 0;
}
class可以灵活的代替别的类,SEL与其类似,不同的是SEL代替的是方法,可以方便的代替其他方法,class中是因为有isa属性保存有类的信息,而SEL是因为即使是在不同的类中,方法名只要相同,这两个方法的ID就相同,SEL就是根据这个ID来找到该方法,再根据调用该方法的类的不同来找到唯一的地址。看代码再作解释: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Human : NSObject
- (void)say;
@end
@implementation Human
- (void)say {
NSLog(@"Human中的say方法");
}
@end
//上面定义了一个human类,里面有一个say方法
@interface man:NSObject
- (void)say;
@end
@implementation man
- (void)say {
NSLog(@"man中的say方法");
}
@end
//在上面定义了一个man类,同样有一个say方法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Class a =NSClassFromString(@"Human");
Class b =NSClassFromString(@"man");
//根据方法名say找到该方法的id,将sel与其绑定;
SEL sel = NSSelectorFromString(@"say");
[[a new] performSelector:sel];
[[b new] performSelector:sel];
}
return 0;
}
结果如下:
输出:Human中的say方法
输出:man中的say方法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会发现,SEL通过方法名绑定后,可以被多个类实例调用,找了些网上的资料,解释都是说方法名一样的话,ID会一样,地址仍不同,才会实现这样的效果,我们不谈论是否准确,但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这种用法的优势一方面是灵活性更高,类似于多态,另一方面是,这种用法sel找方法时匹配的是ID而不是字符串方法名,所以在效率上会高一些。还有一种更终极的方法,直接对应方法的地址,这种方法效率最高,请看代码: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Human : NSObject
- (void)say;
@end
@implementation Human
- (void)say {
NSLog(@"Human中的say方法");
}
@end
//上面定义了一个human类,里面有一个say方法
@interface man:NSObject
-(void)say;
@end
@implementation man
- (void)say {
NSLog(@"man中的say方法");
}
@end
//在上面定义了一个man类,同样有一个say方法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Human *human =[Human new];
man *ma=[man new];
//根据方法名say找到该方法的id,将sel与其绑定;
SEL sel =@selector(say);//也可以这样写:SEL sel=NSSelectorFromString(@"say");
IMP imp1 = [human methodForSelector:sel];
IMP imp2 = [ma methodForSelector:sel];
imp1(human,sel);
imp2(ma,sel);
//因为每个方法都有自己的地址,这种方式直接找到地址区分相同ID的方法,效率最高,但灵活性不如SEL方式。
}
return 0;
}
输出语句:
输出:Human中的say方法
输出:man中的say方法
我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给大家再解释一遍,class用于代替类,增加灵活性,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什么类,方法也是如此,所以SEL可以代替方法,每个方法有方法名,ID,地址,相同的方法名,ID也一样,正常情况下我们根据方法名找到方法,用SEL方法可以根据ID找到方法,而用IMP方式可以直接找到地址,虽然效率最高,但是灵活性不如SEL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