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彭晋辉:传播最终为了影响-笑来践行写作课第十八篇(161/100

彭晋辉:传播最终为了影响-笑来践行写作课第十八篇(161/100

作者: 晋辉同学写字的地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07:56 被阅读103次

今天的主题是:

想清楚你想影响的目标人群

下面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传播最终是为了影响。那么你究竟想要影响谁。

大多数的人不擅长长远思考,不擅长深入思考,所以最终发现自己之前做的全都是无用功。

在这里呢,我要提醒大家,从一开始你说要深入资本,你究竟要影响什么人?你的长期目标究竟是什么?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

先给大家讲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有一个传播大学毕业的姑娘姓马。很聪明也很能写很能说还很能干,但最终一阵风光之后就几乎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你想想看,她一个漂亮姑娘把眼睛p得跟灯泡一样。永远把D罩杯的深沟摆到照片的最显眼位置,动不动就拿一个假jj拍照。

请问她的这个形象吸引来的是谁?答案很明显,吸引来的99%都是那些在网上绝对不花钱的屌丝男啊。

那她后面想做电商有可能吗?没有可能的,她没有吸引到那些真正愿意花钱的人,她显然很成功的吸引到了大量的人,那个量级是一般人吸引不了的。但是群体整个就错了,所以呢,结果就那样了。

再比如说,之前我还遇到过一位辣妈,有3位小宝宝。想做个母婴社群,稍微聊了一下之后呢,我就觉得很难办。这位辣妈明显整容过,做直播的时候呢,穿着非常性感。

问题是这不行啊,这样吸引来的不是宝宝的妈妈啊。另外,绝大多数宝宝的妈妈们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人。虽然她曾经自己做过主持有表演经验。但现在若是做母婴社区,所有这些曾经的优势,一下子全都变成了不可突破的局限,很难办。

再比如说罗永浩同学也曾经犯过这个错误,他靠吵架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可这些喜欢看热闹的粉丝,最终不花钱买他做的手机啊。这很令人沮丧。老罗在发布会现场很可能是国内所有做手机的人都羡慕得要死的气氛。来的都是老罗定位的精英群体。可问题是大家齐刷刷地掏出手机拍照的是iPhone。你说老罗都吃亏啊!

现在呢?老罗同学反应过来了,在曝光策略上做了很多的调整。所以你明白我为什么几乎完全不追热点了吧。因为喜欢看热闹,喜欢看热点新闻消息的人不是我想要的人群。所以你明白为什么我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跟人在网上公开撕逼了吧。

因为这样吸引来的也不是我想象的人群,甚至那样可能使我想要的人群离我而去。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我绝对不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生活内容了吧。私生活内容。我想要的不是那个人群,我想要的人群对这事完全没兴趣。对这事感兴趣的是我恨不得全部踢掉的人群。

你看有的人在微博上几百万粉丝,可最终顶多拉点广告,赚不到什么大钱。而另外还有一些人,粉丝数量并不多,留言转发也很少,但只要一推荐东西,连过去淘宝店里销量就猛涨,这些人的粉丝不说话直接掏钱。

我问你,这样的粉丝,你是不是想要。

所以呢?你就是要花很长时间去思考去琢磨,想清楚自己要的人群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你究竟要干什么?你究竟要做什么?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影响力?花多长时间都不过分。


这是写作课录音的文字稿。

思考如下:本章笑来说的,就是精准粉和泛粉的概念,不同的粉丝有不同的用途,基于自己的粉丝画像来确定。

什么是粉丝画像?

粉丝画像是根据粉丝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信息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模型。简单来说就是给粉丝贴“标签”,而标签是通过对用户信息分析而俩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

举个栗子:

用户画像:“事业有成的外企员工,30-40岁,生活方式是……购物习惯是……社交圈是……”

为什么要做粉丝画像分析?

粉丝画像是服务体验和内容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形象的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特征,准确判断用户需求。

说简单点就是为用户打标签,打标签是为了做数据分析。

分类统计:

减肥的用户有多少?

减肥的人群中,男、女比例是多少?

将粉丝群体通过标签切割成更细的粒度,更好的理解用户:

“他们对这件事的认知和态度是怎样的?”

“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是如何完成这件事情的?”

“他们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阅读我们的内容?”

这样写作过程中,你就可以抛开个人喜好,将焦点聚焦在用户的喜好,明白什么样的文章可以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你写的都是他喜欢的,他会把你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还会兴奋地在你的文章下面评论,自动自发的推荐你的文章及你的公众号。

粉丝画像怎么做?

1,筛选粉丝

当你发了一篇文章,让大家扫码进群,看热闹的比较多。妮妮上次的分享,群内的一些人回复明显的素质不高,比如金矿给对方反馈,说对方的头像和名字对塑造个人品牌不利,对方说我根本不跟陌生人打交道,只跟老朋友聊天,但问题是,妮妮分享的主题是个人品牌如何打造,对此不感兴趣进群干嘛呢?所以,善用登门槛效应,如果让他们回复关键字得到二维码进群,就会筛选掉一大部分看热闹的人,进来的这部分人群,要么信任认同就比较高了,要么你提供的内容他非常感兴趣。门槛越高,你能找到的用户越少,但同时也越精准。

2:寻找关键变量

所谓关键变量:导致受众对打开内容的相关行为产生差异的核心因素

如何区分你要的精准粉丝呢?

通过性别、年龄、家庭状态、文化水平、性格特征、互联网行为偏好、消费观、个人爱好等特征来识别,哪些才是导致受众对推送的内容喜欢或讨厌的真正原因。确定关键变量后,再根据这些关键因素,对我们的写作内容和主题进行相应调整。

3:不断试错

如同妮妮上次说,她在选择个人品牌这个主题的时候,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找到大家更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彭晋辉:传播最终为了影响-笑来践行写作课第十八篇(161/1000)

总结:

做好了用户画像,吸引来的粉丝,那就是精准粉了,反之,就要思考自己的那些做法出现了偏差。

我是晋辉,热爱学习分享,这是日更计划的第161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彭晋辉:传播最终为了影响-笑来践行写作课第十八篇(161/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gs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