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喜剧之王》,是一部不怎么高明的喜剧,甚至有点对不起租碟的钱。再看时,才发现隐藏在每个笑点背后的苦闷。周星驰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悲剧演员。只因太年轻,看过,笑过,得过且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81470/9a0058ae3e1b9e4c.jpg)
剧中的他是一个演员,但可替换成各种底层职业,演绎着相同的辛酸。只需要稍微换换台词,他就变成了我,或许也只是群演中的一个。
早晨,闹铃响起,第一反应就是不想上班,工作、职业,无非是为了自己的生计,临时扮演的一个角色。看着地铁口、公交旁繁忙的路人不停地穿行,看样子,他们大概也与我一样,缺少灵魂,仅仅为了生活奔波,打不起一点精神。
“精神点!巴拉巴拉~尤其这次领导要来,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巴拉巴拉~”,有个人呼喊出一句口号,听完这句话,随即转身,再度回到那丢魂的状态,心中碎碎念,哪来的神经病,装什么领导。
只见小领导迅速跳了出来,一把抓住那人的头发,拽到一边。
喝问:“你是谁啊”?众人闻言,觉得,他活该,心想,“让你装B,让你狂”。
后来知道,那个傻X也叫“尹天仇”。更可笑的是小领导,居然就让这么个货色去见领导。
哈哈,果不其然,这个家伙,在领导面前过分的表现他,被赶了出去。更重要的一点,这个“天真”的家伙,以为靠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现在却连盒饭都没得吃。还是像我们这样,混日子比较好啊。
“霞姨,我哪错了?”尹天仇一脸无辜的问。“你不要再问我啦,我根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霞姨不耐烦地说,她还有很多搞不明白的事要去忙,哪有功夫理这个家伙啊。
“喂,你过来”领导又叫来一个。这个人其实不懂什么,不过领导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没学过这个专业的他,顶替了尹天仇。
天仇及不情愿离开那里,只好自己创业。一看他那张脸就知道,注定是要失败。甚至,用钱来回馈一个“被碰瓷”的老太太,也没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年头,谁说好人就一定有好报?何况他也算不得一个好人,只是一个想出人头地想到丢了魂,忘记了生活本身的普通人。
这部电影到底在演谁?笑,挂在脸上,嘴角上扬,心里不断的追问“他在演谁?”尹天仇,他更像有点小理想,却怀才不遇的自己?但影片不断的重复,他像屎,一坨屎。当自己的过往被搬上银幕,成为笑料展现在自己面前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悲剧。经历过这些之后的我,麻木了,成熟了。现在的自己,应该更像那些丢了灵魂,按部就班的群演。
尹天仇混的很惨,地位越低就越需要他人的尊重。程序员可以谦称自己是“码农”,CEO会说自己不过是个“打工仔”,而底层的业务员,名片上却印着一个个“总经理”。
尹天仇需要被人尊重,对他人强调着,“其实,我是个经理,客户经理也是经理。”
“你个死销售”,一名底层工作者还在不停地揭他的伤疤。
“小姐,如果你一定要称我为销售,能不能不加个死字在前面?”
“哈,哈,哈哈”换来的却是一串嘲讽的笑声。
“其实你们在出来卖的时候,如果能……”
这位底层工作者,显然与其他失去灵魂,盲目生存的群众不同。突然站起,一声大喝:“你说谁是出来卖的”!!??
“对不起”,天仇自知失言,紧忙赔礼道歉。
“算了,飘飘,我们是这样的嘛”另一名底层工作者,演技很好啊,她用言语劝着四处寻找它物的飘飘。根本看不出有真想阻拦的意思。
“我不喜欢让他说”。
飘飘终于找到了隐藏在民居中,被称为“七种武器之首”的折凳。唇角向两边动了动,笑点早已埋在《食神》里。看着这两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家伙,为我们上演的好戏。
金融风暴让很多学金融的人跌入底层社会。我们的尹天仇,作为一名资深底层人员,负责“教”一名新人,怎么生活。看着新人与对方聊经济,聊学校,想来表现不错。尹天仇便转身去逗一个小孩。
周星驰问成龙:“这位大哥,你在哪学的戏?”。
成龙:“我没学过,用点心就行。”
这里谈经济谈学校,是不是在呼应这两句对白?我不知道。只是尹天仇的做法很熟悉,很有学校的味道。学校,把大部分人推向社会后,扭头便去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它在教育过程中,剥夺了你喜欢的一切(甜筒),完全不顾它在“教”与“用”的脱节,无视学生毕业后的处处碰壁,只会见风使舵。某个学生,混得差到极点时,学校就摆出一副你与他没有丝毫联系的样子,甚至不惜将你除名,好表现出它的大义。当你取得成就时,它又会说这个人是它教育出的结果,等待着你的捐助与回报。如果社会和学校本质就不同,但它们在教育手段上,却惊人的一致,终极方式就是“巴掌”。
看着一番闹剧,充斥着笑声掩盖不了的苦。早已遗忘掌痕,被尹天仇的手一下一下的唤醒。
倒霉的尹天仇找到了新工作,却因上层领导的失误,没能完成最后的工作。果然又和我一样,没有任何申辩的机会,就被赶了出去。大家都很忙,没人有空听他说话,连份盒饭都拿不到。
像他,不,像我这种小角色,努力和回报通常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
“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后便会很美的”
黑不黑,亮不亮,那是天的事。我们能做到的,不过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当他下定决心,回到公司,试图获取本应属于自己的盒饭时,剧情反转了。正准备骂人的领导,听到大领导的夸奖,他的角色立即转换。这演技,实在是太好了,难怪可以爬上领导的位子。这位大领导,杜鹃儿,宣布要启用新人尹天仇,启用尹天仇当然不是因为他那糟透了的工作表现,仅仅是因为个人原因,就决定了小人物的命运。被好运砸到的他,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有没有盒饭可以吃”?尹天仇,正经的问。
不知是杜鹃儿改变了主意,还是她拗不过另一位大佬,总之,命运又开了他一个玩笑。还没吃到盒饭的尹天仇,再度回到起点。
生活,好似根本与自己无关,随意被他人掌控。
被生活左右的尹天仇,得到了一份可以发挥他特长的工作--送盒饭。送盒饭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太多事要去了解。借用这个小角色,周星驰,他用吴孟达的中枪来诉说,生活没有剧本,也绝对不能NG。不会有NG的生活,每天都在成为过去。如若期望发挥到最好,该怎么办?只有在台下的用功。不过,现实里的“蝴蝶效应”,总会轻易地打破看似完美的计划。
NG的代价,有时就像片头杜鹃儿说的那句“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心机”。有时,根本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多少年纪轻轻的生命,停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重温《喜剧之王》时,看到的是上演着自己的故事,艺术化后的现实。《时间简史》里有一句话,“事情总是趋向于越变越糟”。现实,就是一个个悲剧的堆砌。终于,也算是理解了星爷那句话,“我明明演的都是悲剧,不晓得为什么你们都以为是喜剧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