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习惯性地将脸埋进书里,深呼吸,用心去嗅。我喜欢书,这是我们的仪式。
合上书,又转到书的封面: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我读得草率,读到最后就好像只读到这一句话。我无法用学者的眼光去赏析这本书,脑海里只剩下模糊的情节和这句话。
但,我必须写点什么。
“莉迪亚死了,他们还不知道”,书中的故事从女孩莉迪亚的消失开始,渐渐揭开一个家庭甚至社会的悲剧。她是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一个活在期望中的孩子。从小被歧视的华裔父亲希望她积极社交,被别人喜欢;因为意外怀孕而没能完成学业的母亲希望她努力学习实现自己未经历的人生;她羡慕哥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去了哈佛逃离家庭;她也曾试着摆脱,偷偷抽烟与“混混”杰克成为朋友......最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她终于还是“逃”进了湖水里。
而她的妹妹汉娜偷偷地看着这一切......
她一定很累,那也让我渐渐意识到,能摧毁我们的不仅仅是失望,还有希望。莉迪亚一直活在别人的希望之中,那看似充满温暖的两个字,却缚得如此令人窒息。
我们在寄予无尽的希望的同时又带来了什么?
你的一言一行是否又在轻易地抹杀着什么?
那被设计好的人生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
于此时,我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他亦是如此,活在父母的期待之中。但奇怪的是,他告诉我,那种期待也可以是真正的自己。
我跟他分享了这本书,并发出了同样的感慨: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几天后,他读完这本书,并装着我的样子发给我一句:真正的成熟,要么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要么是顺应他人的期待,并变成真正的自己。
于是,他跟我认真地讲起了他的故事。
他来自农村,家境贫寒,而他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
父母虽不怎么识字,但却都知道读书是儿子走出农村唯一出路,于是拼命工作,毫不吝啬地支持儿子读书,而在他们眼里也只有读书上学才是正道。
但,他说,他喜欢写作、喜欢音乐、喜欢书本以外的事。但是他不能摆脱父母的期待,他只有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学习挣钱的专业,才能让父母觉得自己的付出有回报,才能让父母看到希望。
于是他后来开始埋进书本,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所谓的追求。最后,如愿地考上了大学。
你不遗憾吗?你甘心吗?
还好吧,我现在偶尔也会写写文哼哼歌,只是再没了弹吉他的热情,反而更在意自己的成绩了。
我想是你不够坚定吧?
我比谁都坚定!但我更清楚我所背负着的父母的期望,至少我要做比较理智的决定吧!我没有选择的勇气,不,是机会!而且这样的我一样不差!
看他如此坚定的语气,我没在继续追问。
我想也是,毕竟生活不像剧情里的那样,你可以不管不顾得为自己的追求疯狂。
但一定也有那样的人,能够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想要的自己。而且看起来,好像挺酷!
他人的期待?
真正的自己?
我不太懂,索性就此停笔,把空间留给此刻正在看的你。
也许有时候我们的困惑,是选择和期待出现了矛盾。所以,要么拿出冲破期待的勇气,要么让期待成为你的选择。
最怕的是慌乱在这二者之间,寻不到方向,甚至懦弱地“逃”到湖水里。
他人的期待,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有自己确定好的选择,这二者并不会矛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