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蛤蟆先生》的开头从鼹鼠的视角中展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颓废的蛤蟆先生。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蛤蟆的眼睛半睁着,神色暗淡。他总爱在家穿的板球毛衣上沾满食物的油渍。还有他的灯笼裤,以前总那么合身,此刻却像两只装土豆的麻袋一样从腰上松松垮垮地垂落。”
而过去,蛤蟆先生明明不是这样的。他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他曾给很多人带来帮助和快乐;他也曾衣着明快、风度翩翩......
这样强烈的反差促使我继续读下去,在见证了蛤蟆与心理医生苍鹭的一次次对话后,最终追溯到了蛤蟆先生的童年。
成就非凡的父亲对蛤蟆先生寄予厚望,因此总对他非常严格。他的父亲总是在批评他、责备他,认为蛤蟆先生永远都是错的。而她的母亲受制于他的父亲,也很少给他关爱。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蛤蟆只好变成了大人的讨好者,总想去满足他们的期望。

等到长大之后,他在人际交往中也不敢表达他的愤怒,他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自己生气了,就会受到惩罚。
其实到这里,我逐渐发现,其实我就是蛤蟆先生。因为我和他一样,父亲在我小时候对我十分严格,于是我只好去迎合父亲的期望。初高中时,害怕脱离群体,总是去当一个讨好者,不敢去拒绝他人。
然而我发现,当我越想去融入其中时,却适得其反。
后来,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和蛤蟆一样,在人际关系中,都没有尝试过真实地去回应自己当下的需求,所以没有活出真正的快乐。
最后,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诚地去回应当下的需求呢?那你可以问问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你让自己舒服了吗?
相信,通过这样不断地反问,我们一定能活出真正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