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谢芳 指导:杨荷 李丽
校核:艺霖 编辑:玫瑰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3913/5eed46f1c2e06cae.jpg)
1.事件发生的当下不发出请求,因为当下双方都有情绪,在情绪当中是没有办法建立连接和思考的,所以我们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和她进行复盘,并提出请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3913/8564e2c4fe01c609.jpg)
2.最后的行动请求是基于前面讲述事实、我的需要感受,对方的需要感受,以及连接性请求之后的事情。具体的请求方式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而得出他自己想要的行动,而不是我们父母想要的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3913/c55abbb0e266de76.jpg)
3.所有的教育行为都需要周期,我们不要寄希望于通过这次的请求来解决事情,只要这次连接是成功的,而后我们又引发了她的思考,那就开始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3913/96a1de255b4fdb77.jpg)
4.我们应该把功夫更多地花在请求被拒绝后的接纳上,去深入思考为什么我会不接纳,找到不接纳背后的恐惧来自于哪里,是否真实。如果我们能做到接纳,那么这样的请求对方体验到的是尊重和爱,反之对方体验到的是改变、不接纳,套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3913/21bb194e3064a676.jpg)
5.每一次的事件如果我们都能把它看成是我们和孩子成长的契机,那样我们更能放平心态去面对每一次事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3913/195a53db945ce4c1.gi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