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三节,是我本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我知道学生没课本,我也没课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既然上课,总要有个上课的样子,于是,我找了一本两年前我用过的教课书-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一本正经地来到了教室。
教室里是一张张新鲜而明亮的面孔,好像比上届新生看起来年龄更小,这不是孩子们的问题(年年的七年级学生都是12岁左右),而是我在一天天老去。
不服老的我挺直腰板,微笑着向新生打招呼,孩子们非常懂礼貌,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的到来。初次见面,让我心欢。
没有课本,讲什么呢?本老师是有备而来,不讲本学科的重要性,不讲学习的重要性,不讲升学的重要性,而讲成长,讲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在探索,从认识身边的亲人、事物开始,跌跌撞撞,曲曲折折,慢慢长大,慢慢了解了不少事情,掌握了一些知识,也能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虽然你的语文考了40分,你的数学考了12分,你依然了不起,因为你体谅父母、尊敬老师、遵纪守法、同情弱者、不欺负同学、知道是非对错,你们都是好孩子。
孩子们又送给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然后,我讲一个故事,我只听过但没读过的一本书-《追风筝的人》。讲两个孩子的友谊,讲其中哈桑的勇敢和忠诚,讲主人公阿米尔的懦弱和虚伪给朋友哈桑带来的伤害,也给自己内心烙下27年的羞耻感和愧疚感,讲人人都会犯错、有污点,但是,主人公阿米尔终于用爱、勇气、正直、诚实救了自己和他人,这就是成长。
人生最难的就是直面自己的过错,直面真实的自己,阿米尔做到了,他真正长大了。
这里面的故事残忍又美丽,我讲得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同学听得痴迷,下课铃响了,仍舍不得下课,还想让我继续讲。我的结束语是:预听精彩故事,且听下回分解。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