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必然》读后感-01 形成

《必然》读后感-01 形成

作者: 小天_纷享圈 | 来源:发表于2015-12-07 08:06 被阅读373次

最近深受碳9的输出带动吸收内化的氛围影响,打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输出一些读过的好书,以达到帮助自己吸收知识的目的,顺便涨点粉。

KK的《必然》拿到后,就一口气读完了,主要感觉就是并没有失控那么震撼,很多关于未来的预测都其实是人尽皆知了。而且KK的写作风格依然是失控那个调调,必须静下心仔细边读边思考,才能领会。这本书结合《罗辑思维》的社群进行预售,几天卖掉10万册,让人深感先有粉丝再有图书的定制化时代快到来了。

回到读书笔记。

我们都在不同场合听过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增,熵代表事物中的无序度,事物都在缓慢的变得无序。需要靠外界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个app你玩几天就觉得没意思了,它的用户也在不断流逝,也就不再有新的内容产生,这就叫熵增。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靠产品升级和运营手段不断的引入新的用户新的内容,让app的内部生态保持有序。这种不断升级的过程用生物的角度看其实就是进化。而进化总是不会停歇的,新的科技带来了新的问题,你需要发明出更新的东西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本章的题目,形成。

我们也许会抱怨,这种不断的升级会逼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的变成菜鸟。然而从造物者的视角看,正是这种熵增的趋势逼迫着事物不断进步,我们人类能从食物链脱颖而出并不断帮助社会演化到更高级的形态,也是源于这种力量。

然而形成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很难被察觉。就如同你盯着一片云,你可能感觉不到它在动,但是如果你用手机录下来,再去回放你就可以看到这种演变。人类往往因为看不到未来所以选择不去相信,想想现在的独角兽企业,但是回到5年前,你也许完全不会相信。所以要始终相信我们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过去的30年为我们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基础,未来还有很多伟大的事物还没发明出来,2016年虽然已经独角兽林立,但依然是一片创业的处女地。

形成放在第一章是为了给后面的章节打伏笔,让人看到希望,愿意去了解未来可能的趋势。而“2016年是最佳的创业时机”更像是KK为中国粉丝定制的一句鸡汤,所以在第一章我就想提醒读我文章的朋友们,读所有的章节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相关文章

  • 《必然》读后感-01 形成

    最近深受碳9的输出带动吸收内化的氛围影响,打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输出一些读过的好书,以达到帮助自己吸收知识的目的,顺...

  • 《必然》--形成

    在上大学前,我还没听说过,后来开始听逻辑思维时,罗胖推荐了凯文 · 凯利的书,奈何那时年少,实在没兴趣。最近看书架...

  • 《必然》-形成

    最近在读凯文凯利的《必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学习所得和未来畅想,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在书中预言的未来30年将会出现...

  • 《必然》——“形成”篇之读后感

    “形成”俩字儿,咋一看太普通,多年以来对它一直没有特别的印象。不就是“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

  • KK《必然》读后感之“形成”

    形成:机器将会更新自己,随着时间慢慢的改变自己的功能。 显示屏最早出来的时候,更多出现在电子设备上,比如说飞机仪表...

  • 《必然》之“形成”

    凯文·凯利被称为“互联网预言帝”,2010年的《失控》还没有拜读,先从《必然》开始。这是最近读的书里比较晦涩的一本...

  • 《必然》 形成 Becoming

    《必然》第一章 有这么一个场景,我们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 操作系统升级换代,一开始是极不情愿的,认为我们还可以继续...

  • 形成—解读《必然》

    形成 文/青春未眠夜 01 热学里面有个定律叫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的事物...

  • 《必然》形成Becoming

    本书谈及数字领域中的必然是一种动能,正在进行中的科技变迁的动能。万物不息,万物不止,万物未竟。 我们应当拥抱这些科...

  • 《必然》趋势之一:形成

    科技是一个新物种,和微生物、植物、动物一样。很多东西正在“形成”,因为它是渐进的,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过去30年已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然》读后感-01 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ke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