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新读》6:学成于思

《论语新读》6:学成于思

作者: f4f317ba73ce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21:17 被阅读104次

    思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学成于思

    善思者由此及彼,由实至虚,由表入里,精神自由,思想独立,任意驰骋,无往而不利。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0215
    【译文】
    先生说:“埋头苦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疲惫不堪。”
    【注释】
    ○1罔,同“惘”,迷惑。○2殆,同“怠”,懈怠,因疲惫不堪而没有信心。
    【新读】
    苦学能使你内心充实,底气十足,腹有诗书气自华;思考能让你明辨是非,柳暗花明,我思故我在。读书做学问,不能只是看字面意思,要善于对文字背后投射出来的真正意蕴进行思索、辨析、抉择。老黄牛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否则会误入歧途,南辕北辙;真山人坐而论道,也食五谷杂粮,不然羽化成仙,万物虚空。南宋理学家程颐解读道:

    思曰睿,睿作圣。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人思虑始皆溷浊,久自明快。(《二程遗书》卷十八)

    思考方能睿智,睿智可为圣人。思考就像挖井,开始有浑水,时间一久后稍稍引得清水出来。人的思考开始时都浑浊不清,思考时间久了就自然明快。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信哉,斯言!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1不食○2,终夜不寝,以○3思,无益,不如○4学也。”1531
    【译文】
    先生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以便不停地思考,却没有什么好处,比不上踏实学习。”
    【注释】
    ○1终日,一整天。○2食,吃。○3以,来、以便。○4不如,比不上。
    【新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空想不如实做,殚精竭虑不如脚踏实地。

    【原文】
    陈亢(gāng)问于伯鱼○1曰:“子亦有异闻乎?”对○2曰:“未也。尝独立○3,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5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6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7远○8其子也。”1613
    【译文】
    陈亢向伯鱼问道:“您也有不同的听闻吧?”伯鱼回答说:“没有啊。曾经一个人站着,我想轻轻地快步走过。他说:‘学《诗经》了吗?’回答说:‘没有。’‘不学《诗经》,没有办法说话。’我退回后便学《诗经》。另一天,他又一个人站着,我想轻轻地快步走过,他说:‘学《礼记》了吗?’回答说:‘没有。’ ‘不学《礼记》,不能立身。’我退回便学《礼记》。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很高兴,说:“问一件事知道三件事。听到了《诗经》,听到了《礼记》,又听到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注释】
    ○1伯鱼(前532-前483年),即孔鲤,字伯鱼,孔子儿子。○2对,回答。○3独立,一个人站着。○4趋,小步快走。○5无以,没有用来……。○6斯,这。○7之,用在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8远,不亲近、不偏爱。
    【新读】
    读《诗经》可雅言,在吟诵中学会优雅地说话;学《礼记》以立身,在习练中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古代饥荒年成有易子而食的恶俗,那是不忍心对亲骨肉下口;父母与子女相处太亲近,也不宜授业,传道解惑自在日常生活之中。
    伯鱼和陈亢的悟性之灵敏、行动之迅速,今天的人似乎都没有了。父亲两次都好像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儿子便自己去读《诗经》,读《礼记》,现在还有哪个儿子如此听父母的话?至于学生陈亢,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也会像伯鱼一样,好好去读《诗经》和《礼记》的。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1,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1516
    【译文】
    先生说:“不想想‘怎么办,怎么办’的,我也不能把他怎么办了。”
    【注释】
    ○1如之何,把……怎么样。
    【新读】
    做事之前先想一想,做得做不得,怎样做更好。有些人做事不管轻重,不讲先后,杂乱无章,一味的蛮干、乱干。总之一句话,做事不经大脑。孔子看到这种不肯动脑筋的“方脑壳”,气得无可奈何,仰天长叹。

    【原文】
    “棠棣(táng dì) 之华○1,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3?室○4是○5远而○6。”子曰:“未之思也!夫(fú)何远之有○7?”0931
    【译文】
    “棠棣树的花,上下翩翩飞舞。难道不想你?住处这样远啊!”先生说道:“根本没想啊!真的想念,那有什么遥远的?”
    【注释】
    ○1华,同“花”。○2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出自《诗经·小雅·常棣》篇。棠,原诗中本作“常”。偏,同“翩”。反,同“翻”。翩翻,摇动翻转的样子。而,语气助词。○3不尓思,“不思尔”的倒装。后文“未之思”,“未思之”的倒装。两句均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4室,居室。○5是,这样。○6而,同“耳”,语气词。○7何远之有,“有何远”的倒装。
    【新读】
    “岂不尓思,室是远而”这两句,正是当今那些异地恋要分手的常用借口:不是我不想你啊,是太远了啊!《论语》此章引说的本意当然不会如此,可能是有人在吟咏“所思在远道”“道远不可知”之类,感叹:“道”所在的地方,真是太遥远太缥缈了,怎么是我不想呢?孔子却说,你心里根本没有真的去想,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第七》)“仁”真的就那么远吗?我想仁,仁就到了。
    “思想”这东西,是宇宙中最自由最神奇的啊!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一个人的思想这颗“心”,除了拥有者,其他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是管不住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叶嘉莹先生讲 “诗言志”时反复说过,志,心之所之也,也就是你的心能走到的地方。苏联极权统治的一位亲历者曾说,那时最幸运的,是人们的思想仍是自由的,没有都被血腥残暴的极权给禁锢住。
    《孟子·告子上》的一句话,一语道破了“思”的本质: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在钱鐘书先生的《管锥编》中,“思心”细腻而形象,也可作此章参证:

    盖人有心则事无难,情思深切则视河水清浅;歧以望宋,觉洋洋者若不能容刀、可以苇杭。……西洋诗中情人赴幽期,则海峡可泳而度,不惜躍入层波怒浪。

    【原文】
    子曰:“人无○1远虑,必有近忧。”1512
    【译文】
    先生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思虑,一定会有近前的忧患。”
    【注释】
    ○1无,没有。
    【新读】
    我们埋头走路也要抬头望天,否则一不小心撞了南墙,或者南辕北辙,怨天尤人却找不到自己的原因。譬如下棋,能看出后续两三步的算基本入门,四五六步的开始登堂入室,七八九步的常胜伴随。贤明的君主能看到在强大之中潜伏着的致命危险,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原文】
    子夏曰:“虽○1小道○2,必有可观者焉○3。致远恐泥○4,是以○5君子不为也。”1904
    【译文】
    子夏说:“即便是小学问,一定有可取的东西。怕它对远大理想有所牵绊,因此君子不做这样的事。”
    【注释】
    ○1虽,即使。○2小道,儒家对礼乐政教以外学说的蔑称。○3焉,可理解为“于之”的合音,在那里。○4致远恐泥,比喻旁门左道妨碍远大目标的实现,对远大理想无益。致远,到达远方,喻指远大的理想。泥,阻滞拘泥,比喻固执死板。○5是以,因此。
    【新读】
    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具有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要被无关紧要的事务绊住了手脚。邢昺在《论语注疏》中说:

    虽曰小道,亦必有小理可观览者焉。然致远经久,则恐泥难不通,是以君子不学也。

    【原文】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2,斯○3可矣。”0520
    【译文】
    季文子总是想多次以后才去做。先生听说了,说:“想两次,这样可以了。”
    【注释】
    ○1季文子,季孙行父,谥号文,鲁国大夫。文,道德博厚。○2再,两次。○3斯,这。
    【新读】
    “三思而行”这个成语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人误认为孔子说的,殊不知孔夫子并不赞成这种做法。行动之前是应该仔细思量,但考虑太多太久,要么养成犹豫不决、没有决断的脾性,要么贻误良机、追悔莫及。劳烦诸君切记于心。

    【原文】
    曾子曰:“吾日○1三省(xǐng)吾身○2:为(wèi)○3人谋而不忠○4乎?与朋友交而不信○5乎?传○6不习○7乎?”010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却没有竭尽心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诚信吗?传授的东西却没有自己践习验证过吗?”
    【注释】
    ○1日,名词作状语,每天。○2三省吾身,多次反躬自省。省,反省。三,多次,古人习惯用“三”“六”“九”等数字或其倍数来泛指数量多,并非实指,如《西游记》中孙大圣的八九七十二变、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等。身,第一人称代词,自己。○3为,替。○4忠,尽心尽力。○5信,诚信。○6传,传授。○7习,可以重复的事情,意即经得住验证。
    【新读】
    替人做事贵在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交朋结友诚信为本,无信不立;传授学问务求精当,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大戴礼记·曾子立事》里的一段话,更可视作最佳解读: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屈原《九章·橘颂》云:“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洪应明《菜根谭》也说:“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一个人能够反躬自省,每天一小步,终会成就一生一大步。

    【原文】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如愚○2。退而省(xǐng)○3其私○4,亦足以发○5。回也不愚。”0209
    【译文】
    先生说:“我同颜回说了一整天,他一点都不反对,好像很笨的样子。退下后仔细察看他私下的情况,也足以生发运用。颜回啊,一点也不笨!”
    【注释】
    ○1回,颜回。○2愚,愚笨。○3省,省视,仔细察看。○4私,日常独处。○5发,生发、开启。
    【新读】
    孔老师不管讲了什么,颜回没一点反对的意见,“木”起,好像很笨。其实不然,颜回是呆若木鸡般的大智若愚。斗鸡发呆实际上是在迷惑对手,思索对策,积蓄力量,机会一到,突击制胜。正如维吾尔谚语所说:“老实人的犄角长在肚子里。”人与其他生物至关重要的区别,是我们有最复杂的思维模式,一个人若不想动脑子思索,从某个角度上说,那是自己不把自己当人待见。做学问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是“独立思考”。
    但是,老师在台上卖力吆喝,台下的学生却不给半点反应,这也是要让老师崩溃的节奏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新读》6:学成于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km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