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晚秋时节,百花开始飘零,菊做为秋天的信使,开始点亮这个季节。菊花的绽放,让这个清冷的季节,重新恢复了新的生机。
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的香气。菊花,无意争奇斗艳,不争不抢,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古人把九月称“菊月”。
菊花秀美多姿,以素雅坚贞博得人们的称赞。人们爱它不俗的外表,更爱它凌霜傲雪的风骨,千百年来,菊花成为高洁隐逸、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菊花以其独特的风姿神韵,活跃在古今文人墨客的诗词中。
中国人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三国魏晋起,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到了晋朝,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声名远扬,赏菊之事蔚然成风。
清代李渔说:桃花之美,在荒郊篱落;菊花之美,则是人工扶植的结果。从春到秋,因生长周期长,花工经过数个月的辛苦劳作,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时至今日,许多地方每到秋天就举办菊花展,推出夜赏菊花等项目。赏花对饮,陶醉秋意,别有一番韵味。
菊是气节之花,按照古人经验,它在霜降后才开花。霜降之后,天高地阔,万物萧条,菊花却冒霜吐颖,争奇斗艳,阵阵清香飘向大地。正如古人所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开放的样子,古人用了两个词形容:箕舒翼张,晔晔煌煌。前一词,形容花像簸箕,后窄前宽,飘逸如展翅。后一词,形容菊花灿烂耀眼,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阳光之下,菊花之美,先是一种色调的有力张扬,然后是色彩的持续舒展。
菊花之灿烂,是因为早植晚发,在百花凋零之时,开出美丽之花,在万物萧条的背景里,变的光彩夺目。古时,黄后六服中,颜色最漂亮的鞠衣,就取之菊黄。汉武帝时,见黄鹄建章宫,作歌“金为衣兮,菊为裳”,所以菊黄也是皇袍的颜色。
菊花有傲雪耐寒的品格,不屑铅华,有超凡脱俗的宁静致远。冷淡中,散发出高贵,比温润的百花更有骨感。作为高洁人格的象征,不断出现在历史名人的诗词中。那种恬淡高雅的气质,与诗人经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精神上的淡泊宁静相契合。所以,人们对菊花的欣赏,成了君子自得其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人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内尽情绽放。让我们的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纯净透彻。
《饮酒》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