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oey
Hello,
这里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
相信大家都对留学生活充满向往,但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准备,本期我们就邀请到了Zoey为大家分享他的留学申请经验~
一、个人背景
姓名:Zoey
标化:托福103 ; GRE 325 ; GPA 3.97/4.5 (87.2);专业排名4/42
本科专业:应用心理学
拿到offer的专业:哥伦比亚大学发展心理学;纽约大学早期教育
二、留学想法萌发与发展
受到好友的影响。我的好朋友在高中的时候去了国际学校,而我留在普高准备高考。我们俩水平差不多,周末的时候我们都会出来一起肝作业,互相指导。最后,她本科去了剑桥,而我在深大哈哈。酸的话多少是有点的,但更多是为她高兴,也告诉自己要努力跟上好朋友的步伐,就这样开启了留学准备。
三、选择留学机构
我在学校担任外联部的部长,因此经常接触到留学的中介找我们推广,借此机会了解了很多留学机构。我对如何挑选好的留学机构没有什么特别多的建议,最重要的是要在前期交流过程中保持理智。
有一些中介会PUA你,告诉你你现在的背景很差,如果不早点准备就没机会了;有一些中介会一顿夸你,告诉你选择xx机构一定能让你梦想实现。理性看待自己的水平非常重要,尽早签约中介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为这给你预留了很多考虑的时间。
有关于美国研究生中介不会告诉你的事情:对于学校和申请者而言,拿到offer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因为美国高校的博士是不需要花学费的,一般都还有很多的奖学金/工资,而这一大笔开销需要从研究生中获取。
所以每个申请者都是行走的钱袋,学校需要学生的钱,并不是单方面的申请者需要学校的offer。如果你明白这一点,在选学校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底气,而不是被中介牵着鼻子走。
签约完中介后,尽量积极主动的去找机构负责老师,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对于我这种双非背景的学生而言,中介的目标就是至少让我有一个学校上(不然合同显示是可以退钱的)。
而每个中介的几个金牌案例,大部分都是从TOP 985里面出来的,这也意味着老师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有宣传价值的同学身上。因此,在择校的时候尽量可以不要太保守,我在申请的时候就报名了哈佛,试试看万一走狗屎运了呢。
三、背景提升
选择了留学机构后,就开始了规划之旅。主要从标化成绩、课外经历等角度进行规划。
我的大一大二没有特别心思放在学业上,但我自认为还是有学习能力的。因为太贪玩在大一上的时候挂了一门专业课(虽然挂科率45%),前4个学期的绩点总是像坐过山车一样时好时坏(3.4—4.0—3.4—4.2),排名10/42。
在大二下的时候首考托福93分,大三上刚开学因为交换留学的托福要求,花了7天冲刺托福,拿了100分。经过我的反思,我决定要认真对待留学的事情了,大三上的时候选了差不多30学分的课,一边准备GRE,一边申请UCB的交换项目。事实证明只要认真,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
大三上我接近满绩点4.42/4.5,一下子冲到了班里第四;GRE首考325;伯克利顺利申请。大三下在伯克利,我也努力学习,疯狂去参加教师的Office hour,不过在疫情的“帮忙下”,考试标准降低了,我侥幸拿了A+,伯克利的老师也答应给我写一封RL。
中介老师建议我多参加学校的比赛和课题,让我积累一些志愿者经历以及能体现领导力的经历。由于我大一大二在学生会,本来想在大而下竞选学生会主席,不料失败了,但尝试了永远比无动于衷好。
大三的时候,我选择了在校内的安全巡逻,大概花了一个学期积累了150个义工小时。大三下去参加伯克利交换。比赛和科研是我的弱项,虽然我也很努力想要参加挑战杯,但我的指导老师永远都很忙,就很难推进,最后申请的时候,我也只有课上布置的预实验。。。
四、细谈交换经历
伯克利的交换经历给我的求学之路带来了质的改变。
我在伯克利的计划就是有活动就参加,要大胆表现自我,同时也要深度学习知识。起初还听不太懂教授讲课,我用ipad 边录音边记笔记,晚上用0.75 倍速去听,再到1倍,再到不需要晚上回去听了。
我给我自己设定KPI了,一周要去一次教授的Office hour,国外的教授真的超级欢迎学生去,不过有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和教授1V1,也还是有点尴尬呢。
P教授是个老头,他的那节课有500多名学生上,在一个影厅里面上的。我经常去他的Office hour,直到有一天我在进教室的时候撞⻅了他。他和我打招呼,叫出了我的名字。
后来课下和老师沟通成了我每周的例行之事,但我还是不太敢回答老师课上的问题,尽管老师一直鼓励我这么做。在美国的课堂里,教授会经常点学生回答问题,但他们都会避开中国学生,可能不想让双方尴尬吧。
终于我鼓起了勇气,在一节社会学的课里,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我的手向老师提问。我看到老师有点吃惊,但还是点了我,我用着我紧张的声音讲着英语,老师耐心听了,还表扬我问得好。一件心愿又完成了!
3月因为疫情提前回国,回国以后就要昼夜颠倒上课了,老师也很理解我们,也给我们弄了录播。我觉得我自己凌晨爬起来上课肯定也听不进去,索性第二天醒来看直播,如果有Office hour 再爬起来。这样持续了两个月,不过伯克利也放松了考核。身边很多朋友也都放松下来了,老师的Office hour也没什么同学去了。
记得有一次我凌晨4点起来上Office hour,教授被我的坚持打动了,这份认真也让教授对我的印象更深刻了。最后成绩下来了,拿了一⻔A+,剩下的课老师强烈要求我们修改成默认的pass/no pass 制度,但官网上查到的分数也差不多接近87,还是一份特别令人满意的成绩。
伯克利的交换经历让我体验到了美国课堂上的开放与平等,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挑战也让我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
五、申请过程的苦恼
我2月到3月中一直都被拒,当时心态很爆炸,而且被我的两个保底专业拒了,我人傻了。我整个申请只有一场华盛顿大学面试,我感觉我的表现非常好,教授一直夸我是不错的女性,本以为能稳进的,最后也将我列进了候补者名单。
后来我从中总结经验,那就是要主动的发邮件和学院跟进,aka增加曝光率。
我觉得华盛顿大学将我列进候补者名单,原因应该是在面试后至发通知之前,我都没有问过他们学校的事情,可能让他们误以为我是无意愿的申请人。
总之,后来我吸取了教训,在和剩下未有消息的学校积极沟通,还主动和他们分享我在前段时间的与专业相关的经历,表明我的意愿。
后来,NYU和哥大都给了我offer啦!虽然有中介老师的帮助,但是自己也需要对自己的申请抱着负责态度,千万不要偷懒!这是我希望你看完我这篇文章能获得的最大的收获!
排版:华华
作者:Zoey
校对:喵君姐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