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次讲了决定人生的三种成本,里面提到了边际成本。
而这次展开边际成本来谈另一个有趣的概念:睡后收入。
边际成本在经济学概念上的意思是说,每新增产品带来的额外成本。
如果仅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巨大的。
而当生产了100辆,再生产多一辆的时候,成本就低得多。
如果生产10000辆,再生产10001辆的时候,成本就更低了。
所以额外生产的成本就叫做边际成本。
而延伸到人的身上,就是每多做一件事情,产生更多的收入,所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
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提出一个概念——「睡后收入」。
也就是你睡着之后还能产生收入的部分。
边际成本和睡后收入其实紧密相连,睡着也会有收入就意味着边际成本为零。
你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代价,就能获得收益。
所以睡后收入就是边际成本为零的收入。
2)
自从互联网公司历经几次股市涨跌之后,成了各种风险投资的偏爱。
只要有概念,只要有知名度。
就有风投进入,吹两轮融资再推出。
就像最近风雨中的乐视,在近几年都没有稳定的现金收入的情况下,能融资七百多亿。
换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象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互联网企业更容易炒作。
而是因为互联网公司有天然的边际成本走低的属性。
一个APP服务一万人,跟服务十万人没有成本的本质区别。
它们在盈利上却天壤之别。
以前传统报业、杂志多少人力才能一月收入50万广告费。
现在公众号一个头条推送寥寥几百字的广告就收费50万。
所以传统行业无论盈利模式多么清晰,都不会获得特别大的估值。
互联网企业却往往几年就出现一个独角兽。
风投追逐科技类、互联网公司,就是因为「边际成本为零」的特征,使得他们一旦盈利,就一发不可收拾。
边际成本可控,在拓展收入渠道的时候,利益就会快速增长。
《从零到一》的畅销书作者,同时也是美国的著名投资人,总结过小型公司成长成垄断行业需要三个条件,大家可以自行联想到「滴滴出行」。
第一,小型初级市场。
第二,用户对产品的相对粘性。
第三,边际成本为零。
边际成本为零是这种行业成长轨迹最大的特点,同样的收入,传统行业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去开厂房、请员工、租机器、赔损耗。
科技行业可能仅仅是维护一下服务器。
比如微信的崛起,用户从零增长到八亿,收入和估值更是爆炸式增长,但它最大的成本,却也只是集中在这个APP上。
可另一个伟大的公司,格力电器也能够在过去十几年中增加了上百倍的收入,同时它的成本增加也是巨大,所以人均产值却只增加了一倍。
说明边际成本高。
传统企业要转型,走向高科技企业,也就是想走轻量化运营的道路,把成本从结构上进行改变。
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马云的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势不可挡,也因了淘宝店边际成本极低的现状,让更多人投入其中。
3)
睡后收入,这个概念正好解释了边际成本为零的收入状态。
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财富自由」最通俗化的解释。
不想工作,同时还有固定可观的收入。
尽可能去降低自己的边际成本,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睡后收入。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敢辞职,正是因为没有睡后收入。
一旦离职就意味着失去生活的唯一来源,变得一无所有。
当一个人拿时间去换金钱,只有这份固定薪水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
你不敢生病,你家人不敢生病,你不敢有更多冒险的想法。
想靠工资实现财富自由,放眼全中国也没几个。
在工资上的作为,每多赚一百块,就得额外付出更多劳动。
它的边际成本不仅没有下降的趋势,很多时候反而是增加的。
你天天加班,牺牲个人时间,见不到朋友家人,工资是涨了,拿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年终奖。
可是你的睡后收入没有丝毫增加。
举个边际成本为零的例子,就是写作者。
开个付费教育专栏,一次性上传视频或者文字的学习资料,之后只要有人去下载,就能获得收入。
这份收入每增加一个付费,并不用付出额外的代价。
所以即便睡着了,也会有收入产生。
一个人买,和一万个人买,并没有生产成本的增加。
同时资金的合理利用也类似,如果给银行一笔钱,银行每年都会为你产生利息。
这些利息加入本金的行列,又会产生新的利息。
也是典型的睡后收入。
巴特菲的投资秘诀也在于此,找到盈利稳定的公司,投资它并产生复利加成,带来巨额的投资回报。
这就是巴菲特一直投资很成功的秘诀之一:找到那些稳定表现的公司,然后投入进去,坐等睡后收入在复利加成的作用下,带来巨额投资回报。
4)
那要怎么降低边际成本,甚至达到零呢?
财富的快速增长要靠边际成本为零的睡后收入,无论公司和个人都是一样。
就好像上面说的互联网和写作者的两个例子。
尽管互联网的边际成本很低,像京东、像亚马逊,但它也要前期大量的技术投入以及市场铺垫。
这种早起的大量投入,使得它能成为一个流量的垄断性入口,商业模式成型后的盈利才变得水到渠成。
就算是微信,一个看似轻量化的APP产品,背后也充满了复杂的研发投入,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通讯工具。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互联网公司就成了一个「烧钱圈地」的领域。
滴滴打车,共享单车,投资人们都默许可以连续亏损很多年。
直到有一天开始盈利,就会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同样的,写作者的内容产出也类似。
内容创作者要让用户为其付钱,要么是有丰富的知识传递,要么是有厚实的经验教导。
总之是与人有所裨益,才能让人掏腰包埋单。
这些经验、观点和见解,都是由大量的学习和工作积累而来。
也属于无利益收入的刻意用工,才能打开睡后收入的大门。
要降低边际成本,就必须经历一个持续投入且产出较低的过程,积累经验、积累知识。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阶段的「刻意投入」是造成你后期能否拥有「睡后收入」的决定性条件。
这种刻意投入,也是减少边际成本的必要手段。
但很明显,这种投入是需要远见的。
马云意识到了电商的魔力,程维意识到了打车领域的混乱,才能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这个行业,去投入和创造。
只要有意识地,不停去发身边的边际成本,想到可靠的途径,去增加自己的睡后收入。
这是个人的核心价值和竞争优势,也是公司的。
下意识的锻造和改变,才能长久地拥有持续性收入。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远见,和财富自由。
关注贝甲读财公众号:licaimong,每天花五分钟理财,让财生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