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相信很多前端开发者都很熟悉,全称为Cascading Style Sheets
, 层叠样式表。
在2019年,Apple 推出SwiftUI后,iOS开发者,也可以在Swift中使用“CSS”了。 这就是SwiftUI中的ViewModifier。
通过ViewModifier, 开发者可以向View添加accessibility的功能,可以调整View和内部元素的样式,布局,可以响应事件,还可以有条件的显示模态视图等。
任何符合View协议的视图,都可以通过ViewModifier来操作。
Text("Hello, World!")
.foregroundColor(.red)
02-23-0-1.png
上述代码中.foregroundColor(.red)
就是一个标准的对ViewModifier的调用,也是对样式的基本操作,具体有哪些操作,可以查看SwiftUI-Cheat-Sheet。
同时呢,ViewModifier也支持链式操作。
Text("Title")
.frame(width: 100)
.border(Color.gray)
02-23-0-2.png
Text("Title")
.border(Color.gray)
.frame(width: 100)
02-23-0-4.png
这里要注意,和CSS不同的是,ViewModifier的调用顺序,会影响到最终样式的呈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来看看,怎么自定义实现一个ViewModifier。
struct BlueTitle : ViewModifier {
func body(content: Content) -> some View {
content
.font(.title)
.foregroundColor(.blue)
}
}
extension View {
func blueTitle() -> some View {
self.modifier(BlueTitle())
}
}
struct ContentView: View {
var body: some View {
Text("Hello World")
.blueTitle()
}
}
02-23-0-5.png
上述代码,描述了如何自定义一个名为BlueTitle的struct, 作用是改变content中所有的元素样式,改为title的大小,并且将颜色改为蓝色。这里我们注意到,BlueTitle 遵循了ViewModifier的协议。并返回了some View
。 所以ViewModifier实际返回的是一个已经应用了具体配置的View,而不是一个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全局应用的配置表。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改变了顺序,就改变了视图呈现的结果。
和CSS一样,父元素ViewModifier的作用,是可以被子元素覆盖的。
VStack {
Text("Title")
.font(.title) // Override the font of this view.
Text("First body line.")
Text("Second body line.")
}
.font(.body)
02-23-0-0.png
在上面的例子里,Title
的样式是.title
,而不是.body
。
当然,ViewModifier也不是都能覆盖的。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某个View被通用修饰符(ViewModifier)修饰后,就不能再使用特定的修饰符了。
Text("Hello, world!")
.padding()
.bold()
上面就是一个反例,bold()是Text的特定修饰符,仅能作用于Text;当Text被padding()
修饰后,类型就变成了View,便不能在使用.bold()
进行修饰了。 如果一定要用,那就需要将两个调用顺序做个调整。
当然,ViewModifier也可以传参数使用。如下所示:
struct Watermark: ViewModifier {
var text: String
func body(content: Content) -> some View {
ZStack(alignment: .bottomTrailing) {
content
Text(text)
.font(.caption)
.foregroundColor(.white)
.padding(5)
.background(Color.black)
}
}
}
struct ContentView: View {
var body: some View {
Color.blue
.frame(width: 300, height: 200)
.watermarked(with: "Hacking with Swift")
}
}
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