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人读不懂的《百年孤独》

让人读不懂的《百年孤独》

作者: 兰海2021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09:26 被阅读0次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作品,它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它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风风雨雨,同时也叙写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历史兴衰。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是魔幻现实主义的,“ 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曾凭借巨作《百年孤独》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的写法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就是他经常叙述完一个事件的结尾后,再来慢慢描述这其中的经过。在传统看来,这无疑让阅读本身的期待感大打折扣,和传统的写作手法完全背道而驰。相当于是提前剧透,再慢慢告诉你为什么。这让一直想心怀悬念读下去的我们,有些摸不着头脑,还能这样写?

  为什么叫做《百年孤独》,首先,时间跨度上,就是百年的时间。而家族中的所有人,要么是死于非命,要么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中,永远不能自拔,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死去,这是本书中很多人物的最终归宿。

  而如果从其他角度去看待书中的人物,他们代表了人类的很多特点,比如探索精神、对于利益的追求、对于权力的渴望、对于配偶的疯狂、对于外界的渴望、对于命运的好奇……这些在书中的人物中,都能找到相关体现。当然,从女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代的女性都有不同的品质,有家庭感、责任感、魅力的代表、天真烂漫的纯真、积极热心的心肠、柔情似水的怀抱、果断的拒绝……

  乌尔苏拉积极融入生活,努力维持家庭和谐,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在与不同男人的纠缠中麻醉自己……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就这样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又想保持这种孤独的姿态,他们所有的努力似乎看似是没有结果的一种劳作,却又不得不努力做这一切。犹如西绪弗斯推石上山的故事,周而复始,好像都在做着徒劳的工作。

  “孤独”思想一直贯穿于马尔克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了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以孤独。马尔克斯正是描写以死亡为背景的种种生活现象下的孤独。如:梦境中的孤独、困境中的孤独、面临他人死亡时的孤独、不通人道造成的孤独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孤独”思想的原因是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在于向读者揭示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朵成功的花。作者表达含蓄,描写细腻,用平稳的叙述语气从意象的不确定性中让读者慢慢去体味孤独的更深层含义,让人们进入更为理性的思考,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它具有亦真亦幻、亦幻亦真的魔幻色彩,独具一格,“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贫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人读不懂的《百年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oh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