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故事选
故事一 祥云缭绕鹤鸟飞 啼声惊天圣童临
——王文中子问世
有一天,王通的祖父王彦与自己的老师关子明(当年孝文帝的随从秘书)一起闲谈时,论起江山社稷之事,便想到了占卜推卦,关先生惊喜地说:“三十年后当有明君登基,再过十八年将有贤臣问世,此臣若能被明君启用,天下定会大治、大繁、大安。此人有‘三才’(天才、地才、人才)、‘五常’(仁、义、礼、智、信)。”王彦问此人出自何方,关子明说出自唐晋之交(即临汾与龙门一带)。关子明真是神机妙断,隋高祖杨坚登龙位后,以礼仪定天下,广招天下贤才治邦安国,这些都是后话。
开皇四年,王通之父铜川府君王隆携夫人返回故里甘泽里(今万荣县通化村),路经峪山,口渴舌躁,忽闻哗哗水声,循水声来到山洼,只见形似鹏鸟展翅的一块巨石之下,流出一股清澈的甘泉。家人从巨石下灌满一葫芦水让王夫人解渴。喝了泉水之后不久,王夫人便有了身孕。
有一天早晨,一群身着紫衣的鹤鸟在王府上空徘徊鸣叫,声音如银铃般悦耳,这一奇景惊动了全村人,百姓们打开门户仰目眺望,只见那些鸟排着人字朝远方飞去。正好这时,王隆家传出了婴儿的呱呱哭声,且一声比一声高,王隆问父亲王彦:“这孩子落地有声,哭啼不断,不知是何缘故?”王彦说:“待我占一卦看看。”一占卦,王彦说:“此卦解为通天之卦。上有君子之德而无王位,先前我与关子明先生谈论社稷江山时,就有要出贤臣之兆,按卦象为能通天下之志,就起名叫王通吧。”奇怪的是,这时的王通不再啼哭,甜甜地睡着了……“文中子”王通就这样降生人世了……
故事二 天下己任少年志 爱国忧民布衣情
——“文中子”上书
王通自幼受先辈儒学教育熏陶,十岁时便有忧国之心,十五岁考取秀才,代父教书,稍后,他怀着为国为民的宏图大略来到古城长安,拜见了姑父薛道衡(当朝内务部侍郎),然后同杨国公杨素、内侍令李德林等朝臣攀谈起来。杨素问王通有何志向,王通说:“如果国家重用我,我便会像周公那样扶佐君主。”李德林听此话,有些不服,便问:“你知道周公之道吗?”王通说:“周公之道就是摄政惩处适当,同时处理国事使民无怨;通情达理、伦礼第一是江山社稷稳定之关键。”几位大臣如同考小学生似的问了一大堆问题,都得到了王通恰当、圆满的答案,最后,他们都无话可说,由衷地佩服,一个个都当面表示要向隋文帝举荐。三天后,杨素果然向王通道贺说:“明日早朝皇上要在太极殿召见你。”
第二天早朝,两班朝臣、满朝文武来到太极殿。在山呼万岁声中跪下,文帝让下臣请王通进殿,只见王通布衣整洁,体态得当,不卑不亢,步入金殿,施过君臣大礼,文帝命人施座,便开口对王通说:“朕听众位贤臣言你有扶佐之才,今天你大胆述来。朕问你,如何从政?”王通说:“无私。”文帝又问王通:“如何使臣民百姓服之?”答:“无偏。”再问:“如何教育人?”答:“正人心。”停了片刻,文帝开口道:“治国之道是什么?”王通把座椅往前挪了挪说:“推仁义之策,兴礼乐制邦。”文帝问:“如何治国兴邦?”王通答:“得人才者得天下,废人才者废天下;施仁德者安天下,施暴政者乱天下;顺民心者顺天下,公而忘私者昌天下;刚柔相济顺乎自然治天下;田不荒废,民不缺具,货不堆塞便可富天下;邦交睦邻强天下;以道德为轴者称帝甲天下;选贤任能号令天下,奸臣当道,朝纲腐败乱天下;功过分清,赏罚分明,法能统天下;精练兵士,居安思危才能康天下!”说到此,王通站起来施礼道:“我以上所言正是进谏皇上的治国安邦富民《太平十二策》。”文帝也站起来离开龙位走到王通跟前,问:“那么你可有什么办法来推行这十二策?”王通说:“君臣民努力效之,方能推行,便可强国。”文帝听罢心中大喜,高兴地说:“真乃好文才,好谋略……。”这便是:隋文帝召见“文中子”明君选贤臣。“文中子”上书十二策贤臣吐经纬。
故事三 饮酒赋诗绝代贤才 恃才傲物桀骜君子
——斗酒学士王绩
王绩,字无功,尝居东皋,号东皋子,万荣县通化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享年六十岁。
王绩是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之弟。王通是大学者,教育大家,王绩是大文豪,诗作大家,一起文载史册,驰名海内外。王绩性格豪放恬淡,不喜拘束。曾出任为六合县丞,日惟耽酒,不问政事。及逢世乱,乃还乡里,积黍制酒。著有《五斗先生传》、《醉乡记》等,时称“斗酒学士”。
王绩喜欢饮酒,常常饮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无论地位高低,总是前往。杜之松是王绩的老朋友,他担任刺史,请王绩去讲授礼法,王绩回答说:“我不能到本郡刺史的官府去应酬,谈论糟粕,抛弃美酒啊。”王绩当官的时候,因酒醉而失职,乡人都嘲笑他。王绩就托名无心子,风趣地说:“无心子旅居越国,越王不知道他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就勉强他做官,他面无喜色。不久,无心子以行为不正闻名,越王便罢免了他的官职,他面无怒色。被罢退后,无心子就去到茫茫的原野,经过动城时见到机士。机士拍着大腿说:“您这样有贤德的人因为获罪被罢免了吗?”王绩回答说:”您听说过蛮蠊氏的马吗?他的马,有一匹颈上的毛是红色的,身上的毛是白色的,奔跑起来像跳舞,终因累热而死;有一匹头沉重地向下垂,尾巴高高地向上扬,会踢会咬又会尥蹶子,被丢弃在野外,反而一年到头都是膘肥体壮。那凤凰并不嫌恶栖息在山里,蛟龙也不因盘曲在泥中而感到羞辱,君子不拘泥于洁行而招来祸患,不回避污秽而善养精神啊。’”王绩对待自己就是这样。
故事四 才华横溢时人赞 佳词妙句传千古
———王勃作《滕王阁序》的传说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做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滕王阁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小吏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吏三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沉吟不语。吏又报“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喜,说:“此子视我为知音”。吏再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听罢,以手拍案,说:“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当垂不朽!”满座宾客尽皆失色。《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阎公更衣复出,携王勃之手,盛酒满觚,王勃酣醉。阎公大喜,说:“帝子之阁,有子之文,风流千古,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也。吾当厚赏千金。”
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传说,唐朝大诗人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滕王阁序》之时,还有一个小故事,王勃所作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上马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便派人去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王勃的随从对追来的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随便写。”阎伯舆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包好千两银子送于王勃。王勃收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里是个空(kòng)字呀!”王勃说:“对呀!是‘空’(kōng)字,‘槛外长江空自流’嘛!”大家听了都连称:“绝妙!奇才!
王勃一字值千金,其轻松随意把玩文字的快意趣事,传为千古美谈。
故事五 初出茅庐惊四座 金榜高中三叹奇
唐高宗与王勃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字子安,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应试之日,到禁卫森严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惟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敏,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郎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郎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庭。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烔、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不久,沛王贤闻其名,聘为沛王府修撰,十分爱重。沛王贤,周王显,均是贪嬉少年,相与以斗鸡为乐,不惜千金求珍禽,以较高下。二王素来喜欢与王勃谈笑,每次斗鸡时,必请王勃一道畅饮欢宴。王勃仗着文才,戏为《檄英王斗鸡文》,文云:
盖闻昂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其状以作冠,对门好称好勇士。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固非凡鸟。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杂霸雄王,二宝呈详于蠃氏。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树桀隐若敌国。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已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
不料此文传到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于是,王勃被逐。
这样,过了些年头,到了上元二年(675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云,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皇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做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做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
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
故事六 物华天宝福地旺 人杰地灵运名生
——通化镇的来历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黄河岸畔,有一个很有名气的镇店——万荣通化镇,通化是隋末大儒王通和“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故里,这儿西临黄河,东峙稷峰,南眺峨眉,北依龙门,土地肥沃,人丁兴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王通(584—617),字仲淹,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通出生世代传儒之家,他在历史上声望很高,19岁曾上奏隋文帝《太平十二策》,受到文帝礼仪隆重的召见、赞赏,有“隋末大儒文中子”之称。房玄龄、李靖、魏征等初唐的开国重臣都是王通的学生。
相传通化镇原名“雾林镇”。关于通化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不同的传说。一说是王通死后,有一伙盗墓贼去盗王通的墓穴,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开了墓门,一看目瞪口呆,只见一道灵光耀眼,一股雾气升腾,墓穴内一无所有,王通墓内连尸带宝皆化为神气一并升天了。村人以此为荣,一传十,十传百,都说王通化了,升了天了,成了神了,便把“雾林镇”改为“通化镇”,并在村中央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斗大隶书“王文中子故里”,至今石碑保存完好。还有一种说法是王通弃官隐居故里“雾林镇”一带,聚徒讲学,教育开化人们,由此得名“通化”。
故事七 树绿叶茂万物荣 鸟语花香乾坤清
——小蒜沟与消散沟
很早很早以前,古老的汾河南岸,有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庄,村子名收万春乡甘泽里。甘泽里村北两公里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深沟,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关于这条沟,有一个神奇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说,直到如今。
这条沟名叫小蒜沟,每天春木发芽,禾苗吐翠的季节,沟底沟上到处长满了青青的小蒜苗,村人为了和东沟、西沟、堡子沟有所区别,便给沟起了个好听易记的名字:小蒜沟。隋末大儒“王文中子”王通就是甘泽里人,他给隋文帝奏吴“治国安邦太平十二策”一书后,很受器重,有臣嫉妒,在皇上面前念他的小字,李愤然辞官,回到了故里。一个清晨,他散步到村北的“小蒜沟”边,顿觉耳聪目明,神清气爽,沉沉的烦恼被“小蒜沟”的景致给冲淡了:“这般幽雅的地方!”回去后,他马上叫家人在沟边的空地上盖了几间房屋,他要在这鸟语花香、万木葱郁的地方收徒授教,著书立说,传说王通有名的著作《中说》就是在小蒜沟这地方写成的。
王通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还有在长安城拜他为师的魏征、房玄龄、李靖等名徒,也多次到小蒜沟拜师解惑。有一次,魏征遇到一个天大的难题,便找到小蒜沟来,王通和魏征沿着沟边一边散步一边侃侃而谈,面授机宜。后来,魏征做了唐朝宰相为此,小蒜沟又名“小算沟”。
王通弃官后,隋文帝屡屡派人寻访,要他回朝辅君。有人眼见王通在小蒜沟边散步,立即秉呈皇上,文帝下旨召见,却不料差人眼见他在那里手捧书卷,待悄悄上前,喊了一声王夫子时,竟有一般紫烟般的烟雾遮住了视线,好半天烟雾散去,王通也不见了。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人们便把小蒜沟叫成了“消散沟”。这便是如今的王通故里——通化村村北的消散沟。
故事八 平川地貌北斗星 旷世奇才文中子
——星星山的传说
在远久的河津古龙门版图上,龙门有八大景观,其中之一即是星星山。星星山就是今万荣县通化村。通化村驻地就在星星山上。
一千多年前,峨嵋岭上有一座比稷王山小,比孤山低而群山起伏山,俯视远看如北斗七星状的山丘,正好与天上北斗星相照映。约北魏太和中(477年)王通五代祖王虬迁居万春乡甘泽里。王氏家人丁兴旺,祖辈皆出自州府仕弟。后来又以外地迁来好多百姓,皆推崇王氏为夫子。近百年后,这里山峰逐渐削平,变成了凸中一凹形态。地灵人杰,高山变成了平川人家。人才飞夷如星闪烁。隋末王通于开皇十八年在京城受到隋文帝礼仪相待,王通一口气陈述了太平十二条治国大策,文帝如获珍宝一般十分赞赏,然而大臣嫉贤。王通看出隋江山不久有变,便作《东征歌》回归故里。皇帝四次派人征召,王通不做高官,立志教育救国。他经过艰辛努力,在河汾续经授徒,为唐文化和贞观之治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学生有一千余名,人称是名震隋唐,门罗将相,其中薛收、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陈叔达、李靖、杜淹、温彦博等,更是郝郝于盛世的栋梁之材,王家人才高烈,学生路出名区,又有王勃等后裔,展现了甘泽里地灵人杰。人才盛气如天上星辰一样汇聚闪烁在黄河流域上空,天地星辰映照明符其实。
又有传说王通学生个个才干超群,有扶佐君王和治理国家谋略。其间一馋臣逼王通教他如何夺取江山,文中子再三谢绝,惹怒了这位瘟神,抽刀便要斩杀于他,慌忙之中这瘟神只拽到了王通一只靴子,随风起一堆土将靴子掩埋,眼看着王通乘清风飞越上空,在距村五里地的村东田野里回头一望(现名貌儿岭),只见青气冲天(留名青气仲),后边追杀声不绝,直到雾儿影(现文中子墓地一带)一闪不见人了,转眼见文中子王通在消散沟上空有一仙人驾着祥云,搀扶文中子乘上了仙鹤轩车飞上龙门黄河远处不见了,王文中子朝天而去。河津市北原村的疏属山上文中鼓琴处以及吕梁山的文中子读书洞上空,人们经常看到紫气缭绕,形成星星山一大景观,星星山传说更神秘,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全中国,乃至海内外。他的学生也被百姓崇拜。奇怪的是文中子葬靴子遗冢称为星星山,千百年来无论风剥雨蚀,埋文中子的靴子的山不减小,永远是那么大,是山还是文中子一只靴子呢?永远是个谜。这山背后有一元朝至元九年皇帝施令为王文中子故里一大石碑和河津县知事蔡光辉立的石碑。来到王文中子庙的人,百姓指着星星山告诉你一个歌谣:“龙门通化星星山,星星山下户近千,天宝物华神密地,千秋万代永流传”。
故事九 恩师驾鹤归西去 门生相约同奠祭
-----集贤村村名的由来
通化村西十里处,有个集贤村,原名沟壑村,也是唐代始改今名。根据乡里传言,李渊晋阳起兵后,部署指挥军队南征北战,平乱招降。在率诸军渡河过陕时,采纳裴寂、李世民二人建议,战略上东西兼顾,一方面进军朝邑,另一方面又留诸将镇守河东,黄河东西两岸,全是唐军占领地。
王通逝世后,一代哲星陨落的消息不胫而走,影响迅速远播。随李世民父子率军渡河到陕西和留住秦地的王通诸门生,闻讯后曾相约由今韩城市淄川东渡到河东汾阴县庙前古渡,共同为其尊师执绋送葬,并议定在沟壑村集合,相偕前往雾林镇王通灵前遵礼奠祭。
封建王朝长期为人称道的贞观之治时代,不少辅臣贤相,多出于王通门下,宰辅执政于朝,就是时代权威。正是这些出类拔萃的得力弟子,在王通逝世后,超然私谥自己的授业夫子为文中子,为保持文中子悲天悯人推行王道仁政教育的恢恢学说垂之久远,倡议把雾林镇改为通化村。沟壑村因王通逝世后,曾有众多名将贤臣在此相聚。取集当代贤达于斯村之意,遂改为集贤村,做个纪念。
故事十 王莽追杀光武帝 逢凶化吉香花池
-----------香花池的传说
在古老的汾河南岸,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名叫雾林镇,是“初唐之杰”之首王勃的故里,亦即今天的万荣县通化村。村中央有一面积约十亩大的香花池,一年四季池水清澈透底,周围花草鲜艳。说起这香花池,还有一段美妙动听的传说哩。
相传,王莽追杀光武帝刘秀,直追得刘秀马乏人困。眼看着王莽就要得手,这时刘秀猛打胯下马几鞭,往雾林镇北面的小蒜沟一侧小道绕行进了村。正当刘秀心急口渴难耐、马儿气喘吁吁时,一大片池水出现在他眼前。刘秀大喜,下马掬水就喝,顿觉甜滋滋神清气爽,浑身有了劲。他拉缰饮马,马不饮水,便拍着马的脖颈,贴着马的耳朵说:“如此清甜的香花池水,不饮为何?”马随之低头饮了个饱。这当儿,正好开办私塾学堂的老学究路过,刘秀看见他手拿玉帛和笔砚,便唤住他道:“老先生,这池水可真清甜哟!”他让老人展开玉帛,挥笔写了“香花池”三个漂亮潇洒的大字,当写完刘秀二字时,老学究“啊”了一声,跪地就拜。刘秀扶起老先生,没说别的,跃上马背,向黄河岸边飞驰而去。
时隔不几天,村人即敲锣打鼓,把刻有“香花池”三个大字的石碑立在了池水南面的入水口处,称香花池是刘秀饮马的风水宝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