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牡丹亭》,是临川四梦之一。
刚读了四出,不禁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文短小精悍,然而注释就有一页多,有些甚至多达两三页。各种用典手到擒来,各种文化常识也是应有尽有。这是读《西厢记》时就有的感慨。这样的书大概最适合学语文的学生们读,可以增长和巩固自己的知识。
读这书之前我看了前言,大概了解了剧情。是一个不长的故事,也不太复杂。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那样的女子,比那些卿卿我我、哭哭啼啼、悬梁自尽、跳河自杀的女子更哀婉顽艳,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更震撼人心。
这样浓重的带有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的作品,不仅蕴涵着时代精神,还显得格外大胆率真。
汤显祖于失意时写下这部代表作,官场上的失意却无意中造就了他文学上的成就。有些东西也许冥冥之中早有天定,不论得失,不问前路。其实也不过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罢了,不断得到又失去,可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呢?何况,这漫漫长路,我们也只是短暂的得到和漫长的失去。
于是智者会思考,什么才是永恒的呢?那显然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一切有为法,皆为如是观,如露亦如电”,也许是世世代代相传的理想信念,也许是感天动地的亘古情谊。正是这些“不可见”,它们才得以不腐不朽,长存于世。
也不必提什么天长地久,此刻若还在,那也便是长长久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