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在家里学习关于深度访谈的知识,看了一本由袁岳写的《打破坚冰的深度访谈》,这是之前深访指导宋老师推荐的一本书,看了之后发现,很多深访实践时的问题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宋老师的指导有很多与书中的里面相似,书中有原理解释与实战指导,对于深访初学者来讲是本不错的书。
比如什么时候该追问?之前在深访的实践中自己总结的是,当研究对象在深访时说出有形容词的时候,该去追问。书中的答案更全面:所有的说法要有定义,所有的判断都要有例子,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原因,因此,抓住这些核心的逻辑,在询问的时候快速反应,追问研究对象的说法,判断以及描述的事情。
书中谈到的测探工具是感触比较大的,目前在深访时用到的比较少,但是很多时候,发现用户在深访时,未必会表露出最真实的想法,同时有些研究对象表达能力有限,不一定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测探可能是另一种探测用户最真实想法的一种方式,后续自己在深访时适当去设计学习。
什么是测探?
测探是依据心理学的研究中的投射法,基于测试客体与目标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目标对象对测试客体的反应,来推断受测对象对于目标事物的经验、态度等。
什么时候用测探?
研究对象与目标事物的联系不是很明确或者存在着隐藏,多重联系,此时直接询问难以获取研究对象的真实想法。
测探主要工具分为语言测探法以及活动测探法,但是在目前的深访实践中,更多的是语言测探,因此目前只谈到语言测探法的技巧。
1.设计研究对象熟悉亲切的场景
——尽量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信息,使用情景法,设置一个情景式的问题。比如有些问题会涉及到一些隐私,研究对象可能难以表达真实的想法,可通过设计问题,您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2.将讨论的对象转移到他人
——把谈论的重点从研究对象转移到他人,比如涉及到性,腐败,灰色收入,信仰时等比较敏感的话题。
3.类比法(类比对象应为研究对象熟悉的事物)
——让研究对象将目标事物描述为身边最熟悉的事物,比如颜色,动物,植物,家具等
4.完句法
——前句事前已拟定好,研究对象在数分钟内完成接下来的句子描述,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买了初心的乌檀木菜板后,使……。根据研究对象谈到的感受,可继续听其解释。
测探是为了得到用户更真是的想法,测探结束后,需要访问者对测探的对话进行整理推断,不同的访问者,测探推断的结果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