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的闽东,石灰是一种大量使用在建筑、造船、医学上的化学品,至今仍有利用海蛎壳烧制石灰的窑炉在生产,承载着一段远去的时光,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它的制造方法是用石灰石、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经900~1100摄氏度高温燔烧而成。
石灰也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它强烈的吸湿性,大量地应用在建筑物表面、墙体等,起隔水防潮作用,许多著名的古代建筑上都有它白皙的身影;而它同时具有强碱性,有较强的灭杀病毒和虫害作用,因而也在医学上和农业上用作消毒剂。
据《宁德县志》载,唐朝开成年间(公元836年~公元840年),从福宁府长溪县宁川与古田县东北各划出一部分置感德场,五代时唐长兴四年感德场(公元933年)升为宁德县。行政区划的升级,城区大规模的兴建使建筑用石灰需求剧增,于是燔烧石灰的产业相应兴办起来。与内陆地区石灰业的原料是从深山中开挖的石灰岩有所区别是,地处沿海的宁德,拥有大量获取方式更为便捷、成本更低廉的贝壳,其中主要是海蛎壳,它的成分与石灰岩同为碳酸钙,因此在古宁德蕉城烧制出来的石灰又称为壳灰。
在古蕉城南门外(今市区南环路一带),有一块靠近海滩的平地,为蕉城马氏族人的产业,故名“马厝坪”。马厝坪与内海相连,城东的三元桥溪与南门蝉辉桥溪在此汇合,流入东湖,交通便利。从南郊古溪出产的灰壳(多为牡蛎壳、蛤壳),牡蛎(蛤)壳采收后,用小船运至马厝坪“壳埕下”,经过加工煅烧,成为生壳灰、熟壳灰等不同品类的石灰,是修造房屋庙宇的主要原料,也是农村稻田的肥料。
那时的人通常找一个土坡挖进去十来米深,六七米宽,用砖头或者块石砌一个炉,上面做堆料池,再盖一个防雨棚,一个石灰窑就建好了,有的做得好一点的和做碗的瓷窖差不多,料一般都是在大潮后,海边收完海蛎,剩下来的海蛎壳,等晒得比较干的再挑回来烧,烧制海蛎壳石灰的燃料最早用木炭,后来也开始用散煤。海蛎壳和煤炭装入石灰窑,先烧热大概半小时后,再加一次煤,再燔烧将近1小时后,可以看到炉膛中的海蛎壳已经基本灰化,经冷却后,卸出窑外,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粗灰倒上灰筛,筛去残壳渣,便得到洁白如雪,细腻如面粉的成品石灰。
由于这种传统的露天式石灰窖,工艺原始粗放、耗能高、投入产出比率低,往往上百斤的海蛎壳、消耗大量煤炭才能烧制五十斤左右的石灰。至今在古建筑修缮中,仍在沿用将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矾与石灰制成的胶凝材料的作法,其粘结性极高,有的强度甚至超过了现代水泥砂浆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内容来源:宁德县志黄世皇蔡继飞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