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刻的见识就是见自己

作者: 腊八兔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10:18 被阅读0次

    《见识》书评


    关注逻辑思维并没有太长时间,打开得到APP也并没舍得花钱听过课,但唯一有价值的收获就是因此了解到了一本好书,就是《见识》。吴军算得上是个科学家,按道理那种级别的作家写的文字都比较晦涩难懂,即便是轻描淡写也会让我们觉得,这书中的内容实在离我们太远。可我竟然一口气看下来,不觉半点费力,每一个字几乎都能算作是人生箴言。

    吴军博士曾有多年海外求学的经历,攻读完博士后便一直任职于谷歌、腾讯这样全球化的顶尖公司。所以很多在我们看来,很多生活的屏障、麻烦、陷阱,他都可以很清透的为我们指明一种方向,帮助我们在当下作出做适合自己处境的决定。我猜,这就是见识带来的力量吧。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想要做到有见识,一定要看得多、听得多、走得多。虽然读书是我们与外界建立沟通的一种方式,但是只有真正通过你自己一步一步去丈量世界,你才可能把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和你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激烈的碰撞。如果只是单纯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怕是这圣贤的哲思也只能飘渺的悬在空中,无的放矢。

    从怀孕生孩子到现在,我所经历的就是,一个人的见识不断得封闭和萎缩。在我的理解中,见识是一个人可以看世界、接触世界、思考世界的一个闭环,把感官的见识变成心理层面的见识,最终沉淀为执行力和审美力的见识,这是一个信息不断下沉、不断发酵、不断从获取能量,从而不断自我更新迭代的一个过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做着重复的琐事。我并不是抱怨带孩子这件事,而是时代变了,我们一旦停止获取知识,就会被人拉至千里之外。

    或许和自己之前从事的行业有关,我们总是需要推陈出新,需要玩概念,需要上价值。久而久之,倒忘记脚踏实地的说话是什么感觉了。我记得吴军博士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作为投资人,他更倾向于给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技术或者人才投资金钱,因为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理想去改变世界,而他们从来不会去投一些传媒公司或者新媒体公司,因为概念随时都能被取代。不幸的是,我恰恰就属于在这个行里摸爬滚打的人。

    现在回过头想想,每次我们做创意方案,做概念创新,其实都是为了取悦某一个人、某一个团队,甚至往大了说也只是为了取悦某一部分市场的审美而已。但是“美”是什么,有人说虚幻是美,有人说真实是美,难怪甲方的创意总让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改,说明“美”本身就是个令人琢磨不透的存在。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种脚踏实地走路的感觉,每一步都踩在地上,都很踏实。虽然有些事情注定你很远,但是你知道他们存在,便会潜意识慢慢和他们靠近。任何情绪和心理上的偏好以及你认为的“命运捉弄”都不过是自己无数个选择后的结果。在感性的世界里待久了,理性的审视一次自己,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如果有一天,我们走遍了大千世界,读遍了千古名卷,最后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依旧能谦卑真切、通透明净,这或许才是人生最圆满的修行吧。


    摘录分享

    1、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2、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3、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

    4、人一旦心智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

    5、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6、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

    7、少犯错误比多几次成功更重要。

    8、很多时候,任何人的差距看似在智商、情商和知识上,其实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则是对人性的理解。

    9、销售的本质是把钱收回来。

    10、任何一个好的产品,都需要顾忌使用者的面子。

    11、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

    12、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

    13、战略的核心就是设置阶段性目标,以便实现愿景。

    14、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15、善于沟通的人会理解对方提问的目的,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字面上的问题。

    16、很多事要做到极致,最后靠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17、做人做事永远要有风险意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深刻的见识就是见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tq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