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互联网时代兴起前后,对一篇“好文章”的要求和标准是否有变化?我想过这个问题。
以前觉得差别很大。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学写文章,有这样的说法,“穿好衣服不戴帽”。说的是一篇文章的文笔,也就是“衣裳”,要流畅、优美,让文章乍看就能入眼;而题目,也就是“帽子”,相比倒不是很重要。
打比方说,远有古诗如《赠汪伦》《题西林壁》,近有杂文如《寒夜小记》这样的,作者基本没在标题上花功夫,但不妨碍文章本身的口碑。
可到了现在,文笔、标题的重要程度已经截然相反。传播媒介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写作者的重心。
但我后来又仔细想了一想,发现有一些根本的东西是没有改变的。
写文章,就是讲故事的过程,不管体裁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要能自圆其说。而一个“好”的故事,还要能引人入胜。
这个“好”,起码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指立意。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得越高,可以收拢的人心就越多。立意“高”而“新”,文章写漂亮的胜算就更大。
比如写家长里短,有的就是唉声叹气的流水账,但有的人就写出了《傅雷家书》,写得出“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这样的醒世良言。
还有一层是指逻辑。
要让人愿意看、看得懂。这一层要求更为基础。
但凡出场的元素,不管是时间、地点、事物还是人物,既然出场就要有出场的必要性,既然交代了就要交代清楚,且详略得当。
像老谋子拍电影讲《三枪拍案惊奇》,故事要串联的人物关系、要传达的道理混杂,糅在一起,反而让大多数观众看得云里雾里。就像观赏了一场春晚小品,热热闹闹地观赏完,却发现什么也没记住,也没什么值得记住的。
02
上面两层意思表达得文绉绉的,如果要简单粗暴些,那么我可以说,文章是否“好”,最终体现在,读者读完是否会有那么一点“怦然心动感”。
怎么理解?
就像收纳术介绍的,一件东西是留还是弃,取决于手触碰到这件物品时,物品的主人是否会产生“心动”感。
再比如,交友软件中,用户会一键左滑还是右滑,取决于TA看到的照片是否会让TA产生“心动”感。
如果用“简书首页”是否过稿来衡量文章的质量(当然,有些文章未被收录,不代表就写得不好,首页不是绝对客观的衡量标准),那么文章是好还是不够格,是收还是拒,取决于在按下那一键前,编辑是否对眼前的文章产生了“心动”感。其中道理是相通的。
有人写的是标准的“简书文”,从标题、排版、配图、分段、文笔,都完全符合一般化的套路。读者一边读着,一边对文章有哪些优缺点,就能在心里罗列出七七八八。
这样的文章,不容易出错,却也未必容易“出彩”。你可以说它写得不错,但它未必能称得是一篇上佳的文章,除非文章中的每一点论述都做到鞭辟入里。
另外还有一些文章,却不是这样的套路。
它们可能没有精致的插图和小标题,也不懂得首尾呼应或草蛇灰线的写作技巧,但就是能引得读者一口气酣畅淋漓地读完,带着“怦然心动感”,回过头来琢磨,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儿,能让人禁不住地点头称赞。然后,有心人甚至会一条一条地举出文中值得借鉴学习或推广的地方。
对于前一种情况,文章既不出错也不出彩,症结在于,缺少了一点“灵气”。
在翻简书首页时,看到过这样一些文章,文笔朴素甚至笨拙,但是看问题的角度,让人不自觉地会心一笑。
有一位首页作者自我介绍说,她文化程度不高,只是受子女的影响开始写作。她的文字稚嫩,但是常年摆摊的经历,让她对很多生活细节有异于常人的敏锐和感悟,所以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不同反响的立意,引发读者的追捧。
所以你看,立意这事无非是这样:
有的人积累多了,站得高;有的人则愿意伏得低,所以他们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但是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不高不低,所以立意总是囿于常理。
03
在简书的首页,飘着诸多类似《首页过稿指南》《如何提高首页过稿率》《首页技巧探究》的文章,里面分条陈述了许多要点,从标点、错别字、语病、框架、逻辑、表达、字数到立意等,不一而足。这样看起来,审稿的工作,难道就是比对着这些标准,逐条打勾?
但实际上,按照常人的阅稿方式,人们往往会先通读一遍文章,产生一个整体的感觉,比如“好文”“一般”“不行”,再引致一个决定,“过稿”或“虽然好,但还不足以过稿”。在这之后,回过头看,会发现过稿的文章在大部分要求上都达标甚至超标;或者,就是有非常突出的长板,以至于让首页小编觉得瑕不掩瑜、弃之可惜。
9月16日,我写了一篇晨读感悟,题为《那些接受我们采访,经历过性侵的姑娘》。题目倒是有足够的留白,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可惜我觉得文章本身并没有撑起来。
如果这篇不是读后感,单就文章而言,立意很“正”,但是也很生硬。写的时候,像是把素材往晨读的三个论点里套,这样的结果是文章平稳、规矩,但是缺了灵气。没有灵气,自然较难引起其他读者的“怦然心动感”。
然后我做了个试验,决定将这篇文章投稿首页试试,果然是没有中的。
所以,以前觉得首页过稿随机性大,其实倒也未必,可能还是因为火候未足。
04 其他一些废话:世界终归是更年轻的人的
可能有人还记得,网文初兴起时,流传过“这是写作最坏的时代”的说法。很多人认为过分强调流量,过分强调用户喜好,于写作而言,不体面。
半年前,咪蒙回应GQ专访引发的热议时,也还自嘲过:
现在写作和天桥贴膜似的,除了钱(流量)什么也不看,哪还管写作者的尊严。
但是,如今你看,这些曾引起争议的事物显然已成了大势,开班授课教你怎么提高点击量、转发量和点赞数。那些争议已经很少能听到了。
时代的变化,着实太快。
什么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什么就成为主流。
在当前的时间点,很难说,传统写作者和互联网写作者之间的争议,到底孰是孰非、孰高孰低,因为正在经历变革的人,都难以客观评判变革本身,只有身后人才可以。
不过,有一个观点我想表达。
老毛的语录里,有一句经典的话,是对青年学生说的: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这表达了对后生前途无量的期许和感怀,我觉得用在这里也刚刚好:
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会给后浪带去兴奋感,给前浪带去恐惧感,然后形成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冲突却是所有人一生必定经历的,经历得越多,则积淀越多。在以后面对未知时,有人可能更加气定神闲,也有人可能更加缩手畏脚,而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了。
以上种种,是“非日更患者”的一通啰嗦。图个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