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律】积善(接龙依韵潮老师)

【七律】积善(接龙依韵潮老师)

作者: 青颜珠珠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11:24 被阅读0次

挑战一下分[呲牙]

文/潮

富贵功名不可闻,半生虚度岂堪云。

学人吟句偏无句,对纸偷文未及文。

樽酒希能浇磈磊,粗餐还盼上膻荤。

虽言鬓白忘机去,终是心情减几分。

【七律】积善(接龙依韵潮老师)

文/青颜珠珠

终是心情减几分,天灾庚子不休闻。

失衡生态知难返,欠顺人间悔可耘。

万物通灵莫荼毒,千秋净土绝膻荤。

日行一善方余庆,客影安然后世殷。

【七律】积善(修改)

文/青颜珠珠

终是心情减几分,天灾庚子不休闻。

失衡生态已难返,欠顺人间犹乱耘。

万物通灵莫荼毒,千秋净土绝膻荤。

日行一善方余庆,客影安然后世殷。

雨中沁水

疏雨唱山歌,松涛十里波。

登高望古县,万木竞婆娑。

西风:五绝最见功力,二十个字偏能反映人多方面的问题。首先,顺序思维,我以前说过写格律诗顺序思维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如认为对就最好放弃这种效率低写法;韵字“歌”、“波”、“娑”皆为阴平,声韵上呆板,不论意思,把“波”改成“河”去体验一下?“松涛十里波”,这个“波”字有疑问,而且跟“万木竟婆娑”似有重叠。

湖上偶遇

遥看林城(贵阳)斜日远,始知秋气到天涯

寒山渐褪胭脂色,碧树将披霜月华

久坐听风风细语,轻传入水水忽花

移船动火见舷影,烟笼腮雪面笼纱。

西风:看到颔联都很顺,其中景物描写都很鲜活,与上面五绝形成对比;后两联转入描写对景物细微的感触,也是一法。结合题目,似乎是说湖上放舟,见邻船上之媚影而有感慨。如果是这样,那么“偶遇”这个意像须在前两联出现(或者暗示),目前版本是“双主题”:前面“秋气到天涯”,后面“偶遇”,所以这首一定要整体调架构。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是改成两绝:前四句,顺序调为3412(“始知”句作结恰好)。颈联,需要慎对“用巧”:“久坐听风风细语”,即“久坐风细语”。重字不是为了弄巧的,多数是为了强调。“轻传入水”,是传“风”入水吗?此诗就是堵在这联,好比人的气在胸以上是热的,到小腹变凉了。

积善

文/青颜珠珠

终是心情减几分,天灾庚子不休闻。

失衡生态知难返,欠顺人间悔可耘。

万物通灵莫荼毒,千秋净土绝膻荤。

日行一善方余庆,客影安然后世殷。

(原玉)挑战一下分[呲牙]

文/潮

富贵功名不可闻,半生虚度岂堪云。

学人吟句偏无句,对纸偷文未及文。

樽酒希能浇磈磊,粗餐还盼上膻荤。

虽言鬓白忘机去,终是心情减几分。

西风:作者说下笔太快。这是面上的原因,内在原因有二:首先1—5句文体与白话混淆——注意诗词是雅言,虽然偶有白话、常语入诗,那都是调味而非正宫;其二,步韵不要随便步,好作品步下来才能让人进步,如果不能辨别作品的好坏,那么可步古人名作。原玉尾联最好,“终是心情减几分”的原因前面交代了:而前六句陈言腐语,十亿人民六亿有。韩愈论文曰“唯陈言之务去”,何况于诗!因此步韵这样的作品,情绪和架构上难免收到不良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律】积善(接龙依韵潮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up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