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读完了杨天真的新书《把自己当回事》,觉得非常喜欢。之前在综艺上认识她,就觉得她很特别,很率真,也很有智慧。后来才知道她曾经是很多当红明星的经纪人,在行业内很有名气,在事业发展的正好时,却退出了经纪人的行当,做起了大码女装的创业。
不得不说,她不算是中国人眼中传统的美女类型,但是每次她的出场却自带很强的气场,这种气场里闪耀着自信,通达,和乐观,仿佛她的身材完全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困扰。而这一点,就是她的魅力之一,已经足以撼动到观众。再加上她成熟,有建设性以及犀利的观点,瞬间就喜欢上了她。
这本书相信也是杨天真多年关于沟通的思考,读起来毫不费劲,有很多事例和故事。言语轻松的同时,也谈论了关于沟通过的几个要点。
沟通是大多数人每天都需要面对的场景,和家人,朋友,同事,领导。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不可能存在一本所谓的标准式沟通宝典,但是有效的沟通却有很多的共性,这也是这本书尝试呈现给读者的。
再加上刚在得上学完脱不花的《沟通训练营》,更是发现了非常之多类似的观点,这也让我相信,关于沟通这件事,虽然情境一直在变,但是底层逻辑却是相通的。
关于沟通,她讲了六件事。
1. 沟通的前提是真诚以待
这里最值得讨论的是,究竟什么是真诚。真诚不是什么都说,而是明确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只有如此,才能在沟通中画出明确的界限。谎言可能可以给人们带来即时的好处,但是只有真诚才能带来长期的好处。
正如杨天真所说,人生晋级的屏障,很多时候不是卡在能力上,而是卡在人性上。
2. 直接表达的好处
中国人很在乎面子,所以很多时候都不善于直接表达,但最终只会给自己造成困扰。
而杨天真不会,如果在聚会上忘记对方的名字,她会直接告诉对方,制造重新认识对方的机会。如果有一件事她不想做,她会直接拒绝对方。如果她讨厌一个人,她会告诉相关的人,避免因为自己的情绪给对方造成困扰。而如果对方缺乏尊重,她就会直接怼回去。
这样的她一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但是淋漓尽致,不带负罪感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难道不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生活状态吗?
3. 时刻把“解决问题”的意识放在心里
最有效的沟通是交换了信息,并且最终解决了双方的问题。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最好的方式是在沟通前就对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预案。
时刻为对方多想一步,自己主动承担起沟通的“负责人”的角色,不追求自我正确,而追求共识,这才是推动有效沟通的法器。
4. 学会关照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情绪,但是我们要明白,情绪不能总是被用作是解决问题的武器,比如你用哭泣来换取对方的同情,达成自己的目的。这只是一时之乐,永远不会长期奏效,还会让对方觉得你不成熟或者很有心机。
另外一种我们都需要面对的情绪来自于压力。对杨天真来说,工作总是需要协调多方的共识,而在娱乐圈中,曝光在大众的聚光灯下,流言蜚语,负面评价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直接的压力源,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对方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伤害,从而寻求共识,而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公众压力,我们都要学会问问自己,这是否是可控的,我自己是否应该因为压力就改变自己?
找到了答案,就找到了关照情绪的方式。
5. 沟通是建立“我们”的过程
最错误的沟通方式是不断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如此一来,就会听不进对方想要表达的观点,甚至不断驳斥对方的观点,但这一点也不利于达成共识。
只有放下自我证明,才能听得进对方想要表达什么,这是寻求共识的第一步。当然,双方的目标有可能差异很大,甚至双方都没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不断问对方想要什么,不断把目标切割成非常具体的点,从阶段性的共识,最终导向更大的共识。
6. 找到你自己
沟通其实不仅仅发生在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其实是和自己内心的沟通。只有和自我保持沟通,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出决策,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在杨天真看来,目标清晰非常重要,这是懂得什么该放弃,从而果断做出决策的前提。而要做到目标清晰,需要对自我做出频繁的复盘,只有这样才能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关照自己。
知道自己要什么很难,也许可以从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做起。
结语: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说,““不要”不是简单的放弃,不是冲动的停摆,不是鲁莽的抽身。它意味着感知,意味着我们不会欺骗自己违反内心的渴求去委曲求全。”
我想这也是杨天真想要说的,那就是最好的沟通不是通过自己毫无底线的妥协来满足对方的需求,而是在确切理解自己和对方的前提下,通过达成一个一个阶段性的妥协,最终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没有一方是委曲求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