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全脑思维方式阅读绘本,不仅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发散后采用多角度去赏析绘本,会发现以前没有关注到的焦点。绘本与思维导图是图视化的思维方式与工具,二者结合自然天衣无缝。我本课的思维导图内容详细,希望能帮到需要的家长朋友们。
一级分枝:
一、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
二、主题讨论
三、课前准备
四、绘本教学
五、绘本延展
六、作业布置
二级知识点:
一、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
1、绘本定义:
绘本,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或译作“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书籍类型。
2、起源:
绘本起源于西方,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在亚洲,绘本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而在中国大陆,绘本仅为起始阶段或称之为复兴。
3、形式:
有图无字、图文搭配;大约30多页;适合0-99岁阅读(亲子阅读、儿童自主阅读、成人阅读);有人说“21世纪是图像的世纪。”
绘本是全脑思维的产物,阅读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用全脑思维读绘本,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梳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住的......
二、全脑思维读绘本案例:《安的种子》阅读步骤
1、主题讨论
①阅读感受(感受、学会、获得)
②讲读方式:收听音频?朗读?平铺直述?分角色朗读?
③拓展:可衍生出来的元素?主题?活动?
④思考:孩子们是否相信有“千年莲花种子?”如果不信,该做何答?
⑤比较:绘本中的人、事、物在不同的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课前准备
①绘本解析:图、文、故事内容、风格、作者、创作背景......
②教学目标:感受自然变化;学会等待;获得生命启示
③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特点;理清故事发展;关注情节变化
④教学难点:人物性格剖析(老师父、本、静、安)
⑤教学材料:种子图、脚印图、思维导图笔记
3、绘本教学
①讲读方式:收听音频?朗读?平铺直述?分角色朗读?
②书籍信息:书之结构(封面封底、环衬扉页、书衣书腰、正文内页);作者简介;创作背景
③深入解读:图文关系;人物关系;故事发展;情节变化;思考、获得启示(感受、学会、获得)
4、绘本延展
①主题阅读:阅读相关主题书籍《小种子》、《种子笑哈哈》、《五颗小豌豆》、《一粒种子的旅行》、《花婆婆》、《奇妙的种子》、《一颗种子》、《生命的种子》......
②观察力训练:找脚印、找出各种“变化”
③分组讨论:人物性格特点(本、静、安),获得启示(生命体验)。
④艺术创作:手工(纸艺花朵、莲花灯制作、粘土小沙弥、粘土荷塘景色)、涂鸦(绘本图画临摹—人物、莲花、小狗、风景)
⑤科学实验:水中开花(静待花开)
⑥自然教育:区分种子、参与种植、书写种植日记
⑦全脑思维训练:关于种子的联想;梳理分类(人物、故事、发展);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内容梳理;5W1H阅读法;各种“变化”的呈现)
⑧绘本加工:预测、改写、续写、仿写......
5、作业布置(以下方式任选1-2种)
①绘本实践:亲子阅读、分享阅读
②文字表达:读后感、诗歌.....
③分组讨论:人物性格特点(本、静、安),获得启示。
④思维导图:进行内容梳理;5W1H阅读法;各种“变化”的呈现
⑤艺术创作:手工(纸艺花朵、莲花灯制作、粘土小沙弥、粘土荷塘景色)、涂鸦(绘本图画临摹—人物、莲花、小狗、风景)
⑥绘本加工:预测、改写、续写、仿写
......
最后,回到一些比较功利的“阅读”问题上,这些问题是现实和严峻的,在我的阅读沙龙也跟大家分享过:
为什么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他们却不爱看?
为什么给孩子读了好多故事他们识字后却仍不喜欢阅读?
明明学龄前读了几百甚至上千本的故事书,为什么当孩子进入应试学习阶段时却写不出一篇看图作文?
为什么即使读了很多的书,孩子还是不能自如地归纳出中心思想?
为什么阅读时能说得头头是道的孩子,却不能清楚地复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因为阅读是分阶梯和等级的!
等级1:被积累起的阅读兴趣。
等级2:能够识别汉字/英文单词,进行正常速度的阅读。
等级3:能够流利地进行阅读,毫不费力的大声朗读。
等级4:利用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掌握阅读理解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做到真正的理解文章。
等级5:在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归纳、总结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等级6:当孩子能够从内心出发理解一本书之后,萌发出创作的欲望。
等级7:获得丰富的学习技巧,进行快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积累。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书、讲了很多故事、听了很多音频,就自以为孩子已经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就已经收获了预期中想要的一切。殊不知很多孩子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连最基本的阅读兴趣都没有被激活,又怎么能进行各种阅读能力的积累呢?
用全脑思维的方式来对待“阅读这件小事”,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梳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住的......不仅获得了阅读技能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汲取到了书中的精髓,而这些精髓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必不可少的养分!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