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三年级之后,阅读理解的能力便越发显得重要,甚至可以说从此时开始,阅读能力变成了语文学习当中的重中之重。但事实上,很多孩子虽然在看书,但却并不会阅读,他们虽然看过很多书,但并没有将这些书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并没有将书本里的知识转化为丰富的精神食量。时间久了,他们读过的书便如浮云一般,在眼前一晃而过,不留下一丁点儿痕迹。
其实,阅读和其他任何技能一样,都是需要学习的。只有通过专门的训练或者刻意的练习之后,孩子才可能具备真正的阅读能力,才可能从他所阅读的一本本书中提炼出一个个观点,并且把这些观点和自己的生活相联,从不同的书本当中吸收到不同的营养,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要怎么做呢?其实并不难。
首要的是学会提问。带着问题去读书,可以让孩子从一个被动的阅读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在阅读的过程,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当然,我们也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的年龄兴趣,提出不同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可以先从孩子的兴趣开始,以兴趣为主导去提问。
1、比如,你刚才笑的那么开心,是什么情节让你那么高兴?
2、这本故事,哪里最打动你?
3、你能把故事讲给我们听听吗?
4、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疑问?
5、你认为你像故事里的哪个主角,妈妈像哪个,爸爸像哪个?
第一阶段的提问,把问题的核心点落在孩子的一些感受上,落在孩子对故事的一些粗浅的理解上,落在好玩的情节上,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二阶段,从故事本身为出发点,加深难度
1、这个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你听过哪些类似的故事?
3、这个故事最有趣的片段是哪些?
4、你觉得作者为什么想要写这样的一本书?
5、这个故事中作者用了哪些特别的表达方式呢?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开始思考,学会带着问题听故事,学会概括文章的主旨,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开始和作者对话,真正的学习便产生于此。
第三,也是更高层次的阅读的开始。以孩子的内心感受为出发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让孩子不仅仅只是被动的吸收作者想要传递的观点,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不盲信、不盲从,有选择地吸收书中有道理的部分。
这个阶段可以提类似这样的问题
1、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3、和这本书有相同意义的其他故事,你听过哪些?
4、这本书告诉我们的道理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经过上述的一些提问和思考,孩子对书里的内容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
当然,如果想要让一本书真正的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再思考的过程,用读书笔记的形式把我们的思考和感受整理出来,并且用笔写出来,更有助于我们对书本的理解。
读书笔记是提升阅读能力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如何写好读书笔记,却并不是孩子生来就会做的事情,所以也需要家长手把手的教给孩子。
首先,家长可能需要给孩子准备好不同颜色的笔,纸,便签纸。
其次,要教会孩子使用不同的符号。波浪线,横线,星号等不同的符号。
如横向可以用来画中心句,波浪线可以用来画背景式句子,星号可以用来画好词好句。刚开始符号不用太多,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完全可以自己发明更多的符号来代表不同的内容。
再次,还需要引导孩子如何去写读书笔记。书名,阅读时间,等基本要素自然必不可少。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出故事的主旨,摘抄其中精彩的段落,句子,再加上自己的感受,就可以是一篇不错的读书笔记。当然,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加,完全可以自己提出更多更难得问题,然后写上自己的思考。
在摘抄的时候,最好标注其在原文中对应的页码和段落,这样在日后查找的时候可以更加迅速和便捷。
最后,还需要教会孩子读书笔记的分类,比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给不同题材的文章或者书目分类,以方便日后查找。
这些技巧和方法,没有哪个是孩子生来就会的,想要让孩子学会有效阅读,教给孩子们这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阅读如此美好,尽早的帮助孩子掌握这项能力,从和孩子一起阅读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