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骨干
一个学员队,只有大队长,教导员两个干部,个别时候,有新分来的年轻干部锻炼一段时间,基本不管事。
俩人怎样管二百多人?(当年我们学员队四个区队,不到二百人,这个人数不一定)。
其实大队长和教导员不管具体事,几乎所有的事,都是学员自己管理。
整个学员队算一个模拟中队,相当于一个连。为什么叫模拟中队,因为,军校没有这个建制,是模拟航空兵部队里,飞行中队、机务中队的建制。
模拟中队长、指导员从最老的一批学员中选拔,统揽全队的学习训练和生活。
有副中队长、副指导员,是“储君”,在次一批学员中选拔,等着老学员毕业后,接任。
中队以下是区队,相当于一个排,有区队长,同届学员担任。
有班,班长也是同届学员。
每周要逐级开中队会(相当于连务会,学员大队长、教导员要参加)区队会(相当于排务会),班务会。
层层传达指示,布置任务。
大队长,教导员只在中队会上讲两句,平时,都是模拟中队长、指导员给我们作指示。
这些干部岗位,一般是学员轮流担任,一般半年一换。
都给个机会,锻炼锻炼,毕竟,学员毕业后都是军官,要带兵管人的。
唯独区队长不会经常换,几年下来,可能最多俩仨人——为什么?岗位太重要了,承上启下,中流砥柱!班长可以犯浑,中队长可以迷糊,区队长都能补台。
选一个好的区队长,大队干部会省好多心,所以,选的时候很慎重,用顺手了,更不愿意换。
在军校的几年,是我军旅生活中,最正规的一段时期。
毕业到了部队后,哪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落实要求都在纸上,把文书资料整齐全,能应付检查就行。
天天飞行,累成狗,但凡有点休息时间,只想躺床上睡觉,哪有功夫听你开会瞎哔哔!
小卖部
在军校时,每个学员队都有一个小卖部,因为封闭管理,学员出门不方便,这个小卖部,就是日常补给的最大来源。
会挑一个机灵的学员管账、管进货,每个学员的消费都是记账,月底在津贴里扣。
小卖部里销量最大的,是方便面。
每天晚上,一半以上人会在熄灯后泡碗方便面——搬个小凳,在走廊里靠墙一坐,名义上是加班复习功课,实际上,泡面吃完,也就上床睡觉了。
发的搪瓷缸,正好泡一碗康师傅,掰成两半(当时面饼是方的)放缸子里,还能盖上盖。
有的当晚没泡面,闻到味道也凑过来,嘴里说着“来口汤、来口汤”,筷子在缸子里一搅,半份面就进嘴了——为这事,还屡次在班务会上讨论——喝汤就喝汤,不许动筷子!
小卖部的收入,是大队长、教导员的外快来源,二百多学员养俩人,小意思。
小卖部里还有两部电话,是大家跟亲戚朋友沟通的主要渠道。
当然,当时还写信。
每天晚上,小卖部里都是人头攒动,有打电话的,有等着打电话的,还有买小零食的——小卖部所在的楼梯间,估计承载了太多的与女盆友的缠绵和相思。
电话费也是记账,那时电信系统不完善,不能自动计费,真是单纯靠人记时间,几点开始、几点结束,打了多长时间,折合多少钱,这些钱,也要在津贴里扣除。
嗯,电话费很贵,里面也有大队长、教导员的利润。
抽烟,喝酒
在一年级,大家刚到新的环境,还不知畏惧,晚上熄灯后,敢在宿舍里抽烟。
关上门,打开窗,抽完睡觉。
还敢在宿舍喝酒,也是熄灯后,找公共房间,比方说美工组、工具房、仓库等,几个人偷偷喝。
后来,因为教导员半夜查铺发现了一次,让写检查,五千字!
被处理的,是个老学员,马上要毕业了。
从部队考进来的,按说部队生为人处世比我们成熟,和领导的关系走的更近。
看到他被处理,真有点杀猴骇鸡的意思,后来,我们就不敢在宿舍里抽烟喝酒了。
该喝还是喝,只不过转移战场了——到教学楼里,找个专题教室,门一关,该吃吃、该喝喝,只要别撒酒疯,一般没事。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好酒,最多的,是一手拿着军人服务社的烤肠,一手拿着扁瓶红星二锅头,桌上,再摆点花生米、蚕豆。
三两好友,边吃边唠,那种惬意,一生难忘。
虽然简单,但后来再也喝不到那种滋味。
真的,就算当时的人重新坐在一起,也很难找到当年的味道!
酒,是有灵魂的水!
错过了彼时情境,灵魂也就无处安放。
往期文章:
监狱警察已经成为高危行业
监狱不被理解根源在于定位模糊
罪犯减刑那点儿事
郭某某九次减刑到底有没有猫腻
九次减刑尘埃落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