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分享孝道,确实母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只要子女有需求,母亲就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人,俗话说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曾经我想离职,又怕父亲不同意,事实上父亲确实不同意,但是我们领导说,他迟早会同意的。最终我没有离开单位,因为确实牵挂父亲,怕他不开心,但是我也发现领导说的是对的,无论我做什么,父母都是最终的支持者。
虽然没有离职,但是换了一个部门,从事编辑工作,相当于从头再来。两年期间,跟专家打交道,跟作者打交道,还要外出学习,忙得不亦乐乎,但是进步并不大,全靠同事最后把关。同事也会抱怨文章水平差,改起来很难,作者不配合等等。我倒是运气好,碰到的作者和专家都非常配合。比如今天早上,一篇文章经过作者反复修改,今天又跟他核实一个词的用法,交流比较多,我安慰他,下一次合作会顺畅很多,他回复我“下次我们合作运动会和所里比赛啥的吧。。文章对您也是个煎熬。”他那么在意我的感受,不想让我太煎熬,于是我回复他“哈哈放心,文章对我不是煎熬,恰恰是对心性的磨练,很感激这两年的锻炼,碰到任何作者,都感知到他们的善意,非常温暖。”因为我确实感受到了他的善意,也感知到了每一个作者的善意,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不想让我再陷入无休止的修改中,想用运动的方式让我解脱出来。其实看到他的回复,我热泪盈眶,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如母有情。
转行的事情,当时是毅然决然的,因为想要相对自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公益,所以明知编辑繁忙,还是义无反顾。因为这个作者的善意,让我开始回头看了,这一看,看到了自己的自我和自私,看到了单位的包容,看到了专家,作者同事对我的付出。从单位的角度来讲,我肯定是在过去的行业能够发挥更大价值,对单位贡献更大,毕竟从事了那么长时间,经验积累非常深厚,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其实对单位而言我就是一个新人,甚至不如新人,因为年纪大了,学东西比较慢,等真的掌握了,又该退休了,启用一个新人,他可以长期这这个岗位服务,新人的起薪也低,我做了一个新人的活,待遇一点都没有减少,当初,我咋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在自我的泥潭里,真的很难看到别人对我的好。因为什么也不懂,交给专家的稿子,没法加工到位,专家看的完全是作者的初稿,所以他们也需要花更多精力改稿子。对于作者而言,他们返工的几率大了很多,因为有些东西我把握不好,到最后校对了,同事审稿发现问题,还得让作者修改,所以我这边的文章,和作者交流就要多很多。同事也要为我的不专业多付出,因为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做好,他们的专业度让他们内心过不去,所以不得不再花时间来校对稿子。原来,一直是单位,是专家,是作者,是同事对我付出,超负荷付出,不求回报,单向付出,真的特别感恩。如果我内心有抱怨,那真的罪过大了。好在学文化以后,态度是友善积极的,没有抱怨,但是这远远不够,并没有时时心怀感恩,这是今天感知到的。
工作上如此,家庭也是如此。因为工作比较忙,公益做得比较多,所以家里付出就少了,都是父母和先生在付出,孩子也从来没有抱怨没有陪伴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又哪里可能有时间学习文化,我的一切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里人的包容。
对于做公益而言,当我不能全心全意去做,其实还是带着很深的自我,老师从来没有指责,只是鼓励,所以才走到今天。当一个浑身自我的人去服务大众,又是大众在包容满身缺点的我,比如分享家长课堂,在自己没有证道之前,分享的很多都是我见,他们依然给我机会。
想到这些,惭愧无尽,感激不尽。周围的所有人,都像母亲一样呵护我,包容我,鼓励我。也是看到这些,才真正醒来,真正知道,我的存在,就是天地的护佑,与我有缘的有情的护佑。唯有感恩,唯有成长,也报答不了他们的深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