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的红

作者: 汲雲軒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21:05 被阅读6次
    偶遇的红

    偶 遇 的 红

    文 | 朵庆彦

    偶遇的红,像偶遇的雪一样。在道旁砖石围造的园里,消残秋光。我像一个外人,也许,此时我更像一个外人之外的观望者,我的眼里再也不会有故事。而眼下,有的只是招摇的时间,像流逝的水一样,在眼睛里消逝成一片茫茫水云。

    我却见这偶遇的红花,在雪里消残的红,面带死色。而此景,或者只是一时可供伤情的物像吧。在伤者的心里,它就是伤的成份,而或者在歌者的心里,它不过是一时的悲叹,而没有伤的知觉吧。这有时有,有时无的知觉,就是我把一些细微的物景,收拾起来,放在心里,细细的品的结果。

    正如茶香无人来品,不会四益。正如饥时无米,喝时无水一样,凡事因缺而有,因无而生,才是得矣。凡正确的感觉,或是诗意的聚合,都应是天、地、人三才合而为一的表现。应是天地人的合一。所谓茶香四益,乃饮者品之高调。此高调当不在茶,而在人为。此人为,便是三才之合而成。饮茶有其时,有其地,亦不可少了人这个事件的实践者。故愚以为,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圣言哉。大美不言,因为要有人来偶然拾得。正所谓妙意偶得吧。

    还以这偶遇的花之败红来论吧。

    假若,雪日之前,红花已枯萎,万物萧瑟时。叶落尽,枝空然。此时的大雪三日,不过是为天地添了一副新景罢了。怎么会有伤红之感呢?

    偶遇的红

    我多想在这时,把我的白放在雪日茫茫的白里。

    而那道伤,像车轧过的印迹,在惜别的秋里,刻成回忆。这回忆,也像时光一样远去。因为没有影像的记取,或许会连印像都没有了。只有那种故事,那件故事的伤,还隐隐地做着痛。

    正如前几天偶遇的红,不知为何,却在我脑际萦绕很久。时时击撞着我的沉闷的心。

    我不知道为何会对这偶然看见的红而伤,而这伤,让我记忆深刻。

    偶遇的红

    那日,我轻轻走过那边往日无心观望的小花圃,在残雪中,看到几天前还争艳的花,大多已零落成泥,而未谢下枝头的,也全然成了枯褐色。

    记得当时诗情一闪,有口占小诗一首,只是词句现已忘记。大概是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便护红的意思吧。不过,我想当时定然不是这么地乐观以成。而是有种深深的哀伤在里面,不然,它不会在我心里藏下这么久的。

    偶遇的红

    我把题题为《偶遇的红》,就是想从这偶然的偶见里,或是偶然的发现里,找到一种新的性灵的诗意。虽然,我并没有诗情博发,而此文也没有诗意可言。

    在理性与感性中,哪为尊,哪为卑?这是个问题。

    但可惜,愚能力有限,不能解决。

    偶遇的红

    讨论一:雪日之前,红花已枯萎,万物萧瑟时。叶落尽,枝空然。这是现已有的,是实已存在的自然现实物景。我们处于这样的物景里,对这种非常自然,而又守成的物景,大多是以平常的心像来对应,不会出现大的起或落。因为,由夏而秋,是四季轮回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称之为即定的也好,守成的也罢。但秋色满目,于艺术之境地,应该是美而又伤感的。那么这个时候,大雪三日,就是随机的,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同属于自然的物景,但这种景像,对于前面的景像,不过是为天地添了一副新景罢了。那么,所谓的落红的之伤,是很难产生的。

    讨论二:人在天、地、人三才里,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如果能回答这样的问题,那么人在人生世界里的角色应该是怎么样的问题,就应该是非常好回答了。因为大到时代、环境,小到地方、区域,再到交际、家庭,对于个人来说,可谓是影响无处不在。从个人来讲,大的时代环境,是他对找谋生手段的思想源头,地方区域,则应该是他谋生的思想源头的偿试地。

    有了大的思想方法,就会有相应的对策。但交际与家庭的影响,则可能是决定这个人人生的影响。(此不再细研之。)所以说,人在三才里,是最有可能为主的,最强的一方面,但也可能为最弱的的一方面。当然,这里是用比较理想化的方法来说的。这里不讨论人生与世界,只论艺术与自然,艺术里的人性与社会。上面所说的谋生,是说艺术的参照。

    而天、地、人三才的合理相谐,也可以是说个人改变天命(与天合一)的惟一的法则和惟一的途径。

    2009年11月2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遇的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mn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