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寒假亲子陪伴新思考:家长该如何解决与孩子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寒假亲子陪伴新思考:家长该如何解决与孩子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作者: 劉恋 | 来源:发表于2021-01-24 18:12 被阅读0次

寒假来临,疫情持续不断,家长被疫情和寒假点燃的焦虑也随之到来。

如何与孩子在分歧与冲突中平衡、合作,成为家长面临的新问题。

遇到问题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问题。

如果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无解的,那么请你将这个问题变成条件来缓和它。

比如说,你嘴巴上有个痣,你无论如何都去不掉它。那么,干脆就将它作为你的一个标记让它存在着。

孩子放假已成为事实,关于孩子只要不关乎到生命的存在,家长需要允许它的存在,无需焦虑。

焦虑一定程度上等于失去控制,家长到底为什么想要控制孩子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家长想控制孩子,来源于彼此的思想分歧。

家长让孩子朝东,孩子非要朝西。这是思想、意见的不一致。家长为什么非要孩子与你保持思想一致呢?你的年龄、你的受教育程度、你的思想成熟度等和孩子都不同,却要求孩子与你保持思想一致,那不是胡思乱想吗?

孩子通过母体来到世上,但他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母公司和子公司一样,有关系但又相互独立。

二、家长想控制孩子,来源于彼此的语言或感知冲突。

冲突,是一个被对方感知的、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的相互干扰。

家长让孩子朝东,孩子朝西去了,如此一来就产生了冲突。进一步说,是家长的感知干扰到了孩子的感知。

孩子顺从了家长,就是被家长控制了。不顺从就产生了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攻击。家长用成人的语言、感知和判断来攻击孩子的语言、感知与判断,以达到让孩子服从家长的目的,这本身是不平等的,之前我们还讲到要与孩子平等相处。

与孩子平等相处,不仅要有坚定的态度,而且要有坚持执行的力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识事物的永恒性)、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思维不可逆、没有守恒概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有守恒概念、思维可逆)和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具备成人的认识水平、思维可逆灵活性更强,逻辑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发展)。

每一个认知阶段达到的认识水平是不同的,而家长作为成年人,他的认知在没有接受新知识之前,他的认知水平是固定的,这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

以成人的思维来攻击儿童的思维,思维它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而矛盾是一种相互影响的特殊关系状态,这个特殊关系状态是对立的。

就是因为有这些理论的存在,所以孩子才会与家长存在着各种冲突与矛盾。

解决矛盾,需要认同。认同,需要调解、协调。

家长了解了以上外显言行隐含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特点后,再回到问题本身,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了。

我们改变不了行何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作为家长,不断学习,就对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假亲子陪伴新思考:家长该如何解决与孩子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nm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