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要的是最好的选择。而最好的选择,就需要有个最高的标准。决策心理学认为,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往往是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身处于相亲阶段的我来说,深有感触。选择最好的对象吗,那可能要承受漫长的等待,还有父母无尽的唠叨;选择当前父母觉得可以的,适合结婚的吗?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标准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受环境和他人所左右。
首先要问问自己,我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有了自己的“选择”,才能权衡好轻重,才能拒绝自己不需要的,真正的成长。
这个问题,思考了五年,这让我很悲痛。当我毕业的时候,思考这个问题,很纠结,几天之后我回避了,一转眼五年过去了,我还在原地打转转,重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既然这样,那这最富有精力和活力的五年,无所事事的混了五年,何其心痛。年轻的你们,看到这里,一定要抬起头,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坚持自己想要的,不要因为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标准,妥协自己。否则,当你五年,十年之后,再次选择的时候,你已经没有了精力和时间,人生匆匆淹没在浑浑噩噩和圆圆圈圈之中,始终未能踏出一步,何其悲哉~!
而作者详细的描述了像我这样的糊涂程度……
第一种是:零度格局(盲众)
目标:无目标或只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是亲友的观点或流行的观点
信念:并无稳定的信念,因而很容易被诱导
第二种是:一度格局(逐利者)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能力越强,获得越大收益
第三种是:二度格局(理念人)
目标: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领域有非常系统、深入的钻研,能提出创造性想法
信念:保持内心的诚实,追求真理之美
第四种是:三度格局(至善之人)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
眼界: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和社会现状有很深的认识,
信念:对社会负有责任,努力去改善世界,减少不公
不会要求每个人都做至善之人,只要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然后一点点的改善。
、
网友评论